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张吉衡,, 来源: 年份:2009
大兴安岭地区以出露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为特征。对于北部地区已有大量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只有少量晚侏罗世火山岩;但是对于中......
[学位论文] 作者:张吉衡,, 来源: 年份:2006
本文详细报道了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格架。高精度的锆石U-Pb定年以及全岩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邵济安,张吉衡,,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4
文中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及壳幔岩浆的混熔作用、地壳不同深度层次的变形-变质、地表的隆升-剥蚀与沉积-建造等方面,由深到浅阐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
[期刊论文] 作者:邵济安,田伟,张吉衡,,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2015
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基性-超基性岩成因有不同认识,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它们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活动有关.通过对冀东地区堆晶岩的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讨论...
[会议论文] 作者:邵济安,张吉衡,王友, 来源: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3
印支运动是根据印支半岛晚三叠世两个造山幕命名的.黄汲清以印支造山旋回描述中国早中生代的地壳运动,认为主褶皱运动发生在晚三叠世晚期.本文从构造-岩浆活动角度,结合华北克拉通北部(张家口-阜新以南的燕山地区)深部地质作用及其浅部响应的过程,对印支运动的......
[会议论文] 作者:张吉衡,葛文春,吴福元, 来源: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对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时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形成于130Ma左右,并且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此研究为合理解释我国东部大范围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会议论文] 作者:陈璟元,杨进辉,张吉衡,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对福建东南沿海的上营岩体、金刚山岩体、塔潭岩体和白石山岩体(主要由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研究,以厘定福建东南沿海白至纪高硅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演化机制。......
[会议论文] 作者:张吉衡,高山,吴福元,葛文春, 来源: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7
大兴安岭位于兴安一蒙古造山带的西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内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也是亚洲大陆东部中生代火成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横跨西伯利亚板块和......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亚洲,杨进辉,孙金凤,张吉衡,,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20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是当今学界的重要共识,但缺乏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
[期刊论文] 作者: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张吉衡,,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5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浆作用的时间和期次的确定对讨论东北地区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激光ICP-MS技术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的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中部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吉衡,葛文春,吴福元,柳小明,,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龙,葛文春,柳小明,张吉衡,,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2008
新林镇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组成,局部见到细粒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特征表明,该杂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两个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2±3)Ma和(1......
[期刊论文] 作者: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张吉衡,,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7
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的重要地区,但对这些矿床形成的具体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一直缺乏应有的研究.选择多宝山地区铜矿和大黑山钼矿的花岗闪长质岩石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张吉衡, 来源: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规模巨大,其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期次和时间制药制约该区构造演化和花岗岩成因的认识.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高精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因此人们对该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研究还很薄弱.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部(乌兰浩特-索伦)中生代花岗岩锆石的LA-IC......
[会议论文] 作者:杨进辉,陈璟元,孙金凤,张吉衡, 来源:2012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隋振民,葛文春,徐学纯,张吉衡,,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9
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十二站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298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十二站岩体岩石化学以高钾(4...
[会议论文] 作者:张彦龙,赵旭晁,张吉衡,葛文春, 来源: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9
@@塔河地区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的北侧的额尔古纳上。其结晶基底为兴华渡口群、佳疙瘩群和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区内各时代花岗岩广泛分布。塔河岩体呈不规则状岩基分布在塔河县城,出露面积约600km2。葛文春对塔河岩体5个样品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
[会议论文] 作者:张扬,杨进辉,孙金凤,张吉衡,陈璟元, 来源: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3
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中生代花岗岩,随着锆石U-Pb定年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广东中部及沿海10个花岗岩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锆石原位微区U-Pb年代学和Hf-O同位素分析,精细地厘定它们的成岩时代、岩浆源区及成因,以对该区花岗岩时空分布规律和......
[期刊论文] 作者:何苗, 刘庆, 侯泉林, 孙金凤, 张吉衡, 伍式崇, 朱浩,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8
南岭地区晚三叠世成矿规模较小且零散,而晚侏罗世成矿规模巨大,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两期花岗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及与成矿的关系。湘东邓阜仙花岗岩体位于南岭地区中段,是具有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龙,赵旭晁,葛文春,张吉衡,高妍,,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0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