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7
【正】 杂剧是在我国元代政权之下兴盛繁荣起来的。近代以来,有些学者对待元杂剧,尤其是其中的公案剧,总认为是元代统治者的恶政之反映。但从历史事实看,此论不无偏颇之处,本...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4
古厌次与东方朔籍里考张发颖关于东方朔的籍里,本很清楚,《汉书·本传》:“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汉)武帝即位……拜朔为太中大夫。”唐平原太守颜真卿所书《东方朔画赞》及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1
历史上的东夷人应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主干部分 ,有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为证。特别是以凤为图腾 (包括以各种鸟为子图腾 )的东夷人 ,他们创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与关、陕龙图腾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4
鲁迅先生在1925年、1926年,两次把杂文集以"华盖"命名.其后多处谈到他交了"华盖运".尤其《自嘲》一诗,更说"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在《〈华盖集〉题记》中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5
折扇与戏曲探源张发颖折扇是我们夏季随手必带之物,用则展开,置则又叠合,均极方便。同时又是我国戏曲舞台上必备之小砌末、小道具,生、旦、净、丑各行当皆用。一曲《游园惊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0
自王静安氏写作《宋元戏曲考》以来,一般戏曲史研究者,皆认为元杂剧由宋杂剧、金院本汲取了诸宫调的音乐格式发展而成。但是,宋杂剧、金院本遗存不多,今天确知者,除周密《武林旧事》所载之“官本杂剧段数”、陶宗仪《辍耕录》之“院本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近年来,陕西、山西、河北,陆续发现传统的“赛社”之戏,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的同志们将其传统剧本十几种整理出版,名为“饶鼓杂戏”(或曰“锣鼓杂戏”),这就为我们将其与元杂剧、明传奇及各地方剧种进行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虽然,这些剧本本身没有标......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79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是我国历史上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贡献极大,为我国近两千年来文字学家所公认。但许慎是经古文学家,受当时社会历史观点的严重束缚,对于文字的产生,不可能象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人们长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对事物......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汤显祖《牡丹亭》一剧,脍炙人口。他崇尚才情而不守格律,遭到正统曲家疵议。以南曲正宗自居的吴江沈璟,加以笔削后,请吕玉绳送还汤显祖。汤氏在答凌初成的信中说: 不佞牡丹亭记,大受吕玉绳改窜,云便吴歌。不佞哑然笑曰:昔有人嫌摩诘之冬景巴蕉,割蕉加梅,冬则冬......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关于元杂剧的起源,研究者多认为承继金杂剧而来,但皆语焉不详。对平阳在戏曲史上的贡献,戏曲史家多已给予了很大的注意,而东平,却注意得不够。其实,我认为它的贡献,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正】 鲁迅先生在1925年、1926年,两次把杂文集以"华盖"命名.其后多处谈到他交了"华盖运".尤其《自嘲》一诗,更说"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在《〈华盖集〉题记》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新课程 年份:2019
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意义非常重要,其影响的不仅是初中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还关系到学生日后对数学相关方面课程的基础能力、学习能力和兴趣培养。因此,初中中学教师务必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3
明末清初,是我国一些地方剧种成长,发展的时期。但当时由于昆腔正在兴盛之际,一些士大夫多视昆腔为正宗,而地方剧种虽然也在成长、发展,士大夫们却很少注意。因此,有关它们的记载很少。“秦腔”的情形,就是这样。现将我们所知的有限资料,勾稽、排比如下,以见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寻根 年份:1996
戏曲表演中的第三种“马”张发颖在我们的戏曲表演中,现在人们多知有两种“马”。一种是竹马,即用竹篾扎成,蒙以薄的彩色织品,悬挂于演员腰部前后。竹马大概起源于古代民间赛社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9
在我们的戏曲表演中,现在人们多知有两种“马”。一种是用竹蔑扎成,蒙以薄的彩色织品,悬挂于演员腰部前后,这称为竹马。它大概起源于古代民间赛社活动,后经民间乐户戏曲班社,带人杂......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 来源:糖尿病之友 年份:2012
看了今年4期杂志上《胰岛素注射后停留多长时间合适》一文,我感慨良多。我与老伴都是几十年的老“糖友”,平时一直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刚开始也曾遇到过注射后拔针渗液的问题。  和口服药相比,胰岛素贵了不是一点点,我想胰岛素渗出来时,大家都会觉得非......
[期刊论文] 作者:刁云展, 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所谓“红丝”“红线”的说法,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男女联姻的美称。千百年来,一直被沿袭下来,并经常作为文艺创作的题材。《赛红丝》小说正是这种作品之一。郑振铎先生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发颖;刁云展,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花阵绮言》,书首有“仙隐石公编次”字样。仙隐石公,乃袁中郎宏道;又《花阵绮言题词》一则,亦署“楚人袁宏道题”。查《袁中郎全集》,无此题词,或系坊贾编成,冒名沽利所为。全书共十二集。第一卷,《三奇合传》;第二卷,第三卷,《花神三妙》;第四卷,第五卷,《天......
[期刊论文] 作者:刁云展;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在明末清初的“人情小说”中,被称为“第四才子书”的《平山冷燕》,是当时推崇女性才华和思想解放上别具一格的作品。此书在国外早有译本流传,盛于国内。最近看到一本《平山冷燕》,清初刻本,有图六幅,前面有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言,序言最后有“时顺治戊戌......
[期刊论文] 作者:刁云展;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4
唐英,是我国清代雍、乾之际陶瓷艺术家、戏剧作家、诗人,兼工绘画、书法、篆刻。可能由于他的社会政治活动较少,直至今天,除了搞陶瓷史、戏曲史的学者们还偶尔提到他以外,几乎不为人所知。因为他在我国陶瓷史上的卓著贡献,日本学者称誉他为“陶瓷神人”,对他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