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茉,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1
近年来,稀土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机稀土主要用作农牧业的微肥,经口进入是动物摄取稀土的主要途径。无机稀土的毒性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对有机稀土的毒性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徐茉,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0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简称MT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诱导产生的具有丰富巯基的低分子蛋白。哺乳动物每克分子MT大约可与7克离子金属结合,形成金属螯合物。因此,MT被...
[期刊论文] 作者:粟建林,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7
本研究通过每日给小鼠喂饲内含稀圭(0.0625%,0.25%,1.0%)饮水10d后,经腹腔一次注射诱癌剂氨基甲酸乙酯后,再继续喂饲同样含稀土饮水共10d。观察稀土对小鼠肺癌发生抑制率以及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
[期刊论文] 作者:徐茉,张丽帼,裴淑,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0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简称MT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诱导产生的具有丰富巯基的低分子蛋白。哺乳动物每克分子MT大约可与7克离子金属结合,形成金属螯合物。因此,MT被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蔡丽,赵素娟,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2002
水箱是楼房必备的供水设备。水箱的卫生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全健康。按《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172 19- 1998)规定 :我们对北京玉川环保设备...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吴卫东,王起恩,张丽帼, 来源: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2000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细胞色素C等技术分别观察CeCl3和RECl3对Ni2 O3所致人胚肺细胞DNA链损伤和对肺巨噬细胞 (AM)氧自由基 ,如超氧阴离子 (·O- 2 ) ,羟基自由基 (·OH)...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鲁凤明,吴卫东,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2001
镍的化合物,特别是镍的硫化物、氧化物可以致癌,以肺癌为主[1,2].国际癌症组织将其列为直接致癌物.镍的职业接触人群接触条件基本一致.为什么有人容易患癌症,究竟影响那段遗...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鲁凤明,吴卫东,张丽帼, 来源:癌变.畸变.突变 年份:1999
大量人群流行病调查和各种动物实验证明镍化合物,特别是镍的硫化物,氧化物可以致癌,以肺癌为主。国际癌症组织(IARC)将其列为直接致癌物,但是其致癌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同样的接触人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帼,粟建林,钱伟,王丽萍,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2004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简称rhG-CSF),是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和4%葡萄糖苷型糖链组成的糖蛋白,具有天然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项芒,杨华,张丽帼,崔明珍,裴淑,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1
用碱洗脱荧光分析法检测两种萘胺对DNA交联性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浓度在7.1~14.3μg/ml时1-萘胺未造成DNA的横向交联性损伤,而2-萘胺却引起这种类型的损伤,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王起恩,李爱琴,张丽帼,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9
在镍的开采、冶炼和精炼中,职业人群接触大量镍的硫化物、镍的氧化物后可以引起肺癌和鼻癌。已被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所证实,为此IARC(1987)已将镍化合物列为第一类致癌物[1]。......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纪云晶,吴卫东,张丽帼,刘建中, 来源:癌变.畸变.突变 年份:1998
稀土对氧自由基抑制作用的研究栗建林1纪云晶1吴卫东2张丽帼1刘建中1(1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202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90年代发现轻稀土化合物(Re)在一定剂量下可以抑制肿瘤......
[期刊论文] 作者:纪云晶,肖白,张丽帼,吕有勇,孙梅,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4
稀土化合物杀伤癌细胞分子机理研究初探纪云晶,肖白,张丽帼,吕有勇,孙梅通过对稀土在农、牧养殖业上应用的卫生毒理学安全评价,非放射性稀土化合物(下简称稀土)经口饲,未见明显毒性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中,栗建林,张丽帼,王丽萍,苏英,庞新民,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8
从90年代初期纪云晶等对稀土抑癌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发现稀土可以抑制多种瘤细胞生长,减轻瘤细胞恶性分化度,增强抑癌基因的表达[1,2],并且能够抑制化学致癌剂氨基甲酸乙酯诱......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鲁凤明,吴卫东,刘霜,张丽帼,纪云晶,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01
目的 探讨黑色氧化镍 (Ni2 O3)致癌的机制 ,寻找镍致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强的监测指标。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观察Ni2 O3对人胚肺细胞DNA的损伤。用甲基化敏感酶酶切、硫...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果,王涤新,栗建林,张丽帼,张鹏,李爱琴,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01
目的 探究茶多酚 (TP)对铅 (Pb)致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 6组 ,分别给予 0、5 0、10 0、30 0mg/kg不同浓度TP灌胃 ,第 6、8、1...
[期刊论文] 作者:栗建林,张丽帼,刘建中,王丽萍,王宗惠,纪云晶,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7
本研究通过每日给小鼠喂饲内含稀土(0.0625%,0.25%,1.0%)饮水10d后,经腹腔一次注射诱癌剂氨基甲酸乙酯后,再继续喂饲同样含稀土饮水共110d。观察稀土对小鼠肺癌发生抑制率以及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
[期刊论文] 作者:崔明珍, 项芒, 裴淑, 祝旭景, 张丽帼, 杨华, 蔡丽,, 来源:癌变.畸变.突变 年份:1995
由萘胺的体外生物实验探讨芳胺致癌作用机理崔明珍,项芒,裴淑,祝旭景,张丽帼,杨华,蔡丽,杨立新(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20)关于芳胺致癌作用机制,国内外曾有不同报道。我国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中,张鹏,栗建林,李爱琴,张丽帼,卢庆生,邓雪,, 来源:毒理学杂志 年份:2008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是一种人体内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可阻断IL-1的作用。IL-1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具有参与免疫调节、介导炎症反应和致热作用。IL-1Ra是IL-1的异构体,与......
[期刊论文] 作者:周素梅,徐茉,杜立华,宋景平,张丽帼,陈震阳,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3
苯乙烯(styrene)被广泛地应用于玻璃钢生产等制造聚苯乙烯的工业生产中。多年来,人们对苯乙烯在动物体内的动力学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人体的研究报导甚少。本文对人体呼出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