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5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硅酸盐通报 年份:2010
对已提出的矿物材料定义、矿物材料分类方法和矿物材料学定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矿物材料定义、矿物材料分类方法和矿物材料学定义应在尽量符合材料学有关定义和分类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硅酸盐学报 年份:2011
介绍近年来我国环境矿物材料(包括污水治理材料、污染气体治理材料等)、特殊功能矿物材料(包括新型功能陶瓷、电子电学材料等)、生物医用矿物材料和纳米矿物材料(包括矿物纳...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4
对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与矿物材料研究有关的论文进行了全面总结,从非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和选矿方法、天然矿物改性及应用、合成矿物材料研究、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应用机理研究等......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6
根据X射线衍射各θ扫描的基本原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θ曲线峰的形状能较精确地反映粘土矿物的水平和分层现象,而峰的积分面积比常规常规2θ曲张峰的积分面积更能客观地反映......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5
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廖立兵(材料系北京100083)多数土壤或岩石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1964年,Schultz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计算出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1999
矿物及材料表面形貌研究手段经历了从肉眼和手指到触针技术、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最后到扫描探针技术(scanningprobemicroscopy,简称SPM)的发展阶段,使可获取的表面形貌信息量不断丰富,分辨率不断提高,研究从宏......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5
作者认为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是多因素、多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不同机制形成的伊/蒙混层矿物,有序化出现时的伊利石层含量不同。伊/蒙混层由无序到有序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存......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2004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Cr(Ⅵ)有强的迁移能力,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1994
[会议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全国第六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2005
阐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讨论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知识结构、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个性心理品质、创新...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2001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白春礼,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1996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微斜长石的解理面,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表面结构图象。从几何结晶学的角度对结构图象进行了讨论,认为图象显示了微斜长石解理面的钾原子和硅氧四面体原子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白春礼,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自然金晶体{110}晶面的表面原子结构,得到了原子级分辨率的结构图象。测量的原子间距表明,自然金晶体{110}晶面的大部分区域原子排列与体内一致,但个别区域发现原子......
[期刊论文] 作者:高翔,廖立兵,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9
介绍了非金属矿物橡塑填料的特点和若干主要非金属矿物作为橡塑填料的应用研究现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天然矿物作为橡塑填料不仅可以改善橡塑的许多重要性能,而且可降低成本,有......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DonaldG.Fraser,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02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 .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 ,其中Cr(Ⅵ )有强的迁移能力 ,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 .研究了在氧化、酸性条件下 ,土壤及土壤溶液中的蒙脱石和羟基铁离子共存时对铬酸根离......
[期刊论文] 作者:廖立兵,白春礼,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1
自从Binnig和Rohrer开创了用STM研究物质表面结构的新途径以来,这一方法已迅速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时至今日所获得的成果充分表明,STM是研究物质表面结构强有力的工具。...
[期刊论文] 作者:安建成,廖立兵,, 来源: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2008
采用新配方水热合成了层状结构钒磷酸盐(H2NC4H8NH2)0.5[(VO)(PO4)],用ICP、TG-DTA、单晶XRD和动态XRD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机模板的开始分解温度,在空气...
[期刊论文] 作者:安建成,廖立兵,, 来源: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2008
水热合成了钒磷酸盐体系中少有的结构中具有多面体共棱连接的层状孔道结构化合物(pipzH2)2[(VO)3(HPO4)2(PO4)2].H2O的纯相。用ICP、单晶XRD、TG-DTA、粉晶XRD和SEM对产物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