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95
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发展山区经济廖安中(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在水处)1建国以来,广东省在整治水土流失方面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过去治理分散,计划不保证,工程失修失......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90
水土流失危害,导致山区生态恶化,地力衰退.山光地瘦人穷,自然灾害频繁是水土流失地区共同特点,它严重地制约了山区生产和经济发展.防治水土流失是合理开发山区水土资源、振兴...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4
电白县位于广东省大陆西南部,濒临南海,属热带北缘。电白县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于1957年创建。这里的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成土母质为深度风化的花岗岩、变质岩和石英岩所...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88
1987年12月27日至30日,省水电厅在德庆、郁南、罗定等县召开了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及有关县水电、水保部门负责同志;省人大农委、水电部珠江水...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89
1989年1月16日至18日,省水电厅在台山县召开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主管水土保持工作的负责同志、有关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省广播...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87
一年多来,韩、北江上游整治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实践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新内容,使水土保持工作始终处于新的起点上。从...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89
1988年11月上旬,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中加合作水土保持研讨会,我省地理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德庆县、水电厅、水保办应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简称IDRC)邀请参加了会议;...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 来源:广东水电科技 年份:1986
崩岗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土壤侵蚀类型.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一些风化花岗岩侵蚀区(个别砂砾岩区亦有分布).我省花岗岩侵蚀区的崩岗分布范围较广,除韩江流域广...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郑邦兴,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95
广东耕地水土保持与“三高农业”问题探讨廖安中(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广州市510150)郑邦兴(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在以水稻田为主的广东省,目前水土保持主要集中在光山秃岭,农耕地的水土保持往......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常绿季雨林赤红壤;经人为破坏,目前处于演变系列发育阶段中的亚热带草坡(包括稀树草坡)侵蚀赤红壤阶段,一部分已沦为寸草不生的光板地强度侵蚀赤红壤,后......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本试验采用国际晚近研究的新进展方法进行检测,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活性夏季比冬季强烈,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比对照地(稀树草坡微生物总活性增强20倍,每年被分解转化的有机物质量果园......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评价是“广东省东江流域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与规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惠阳县上杨地区进行的重点深入研究之一。本区水土资源丰富,但成产立大亚......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刘可忍,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4
广东省水利电力厅于1984年4月11日至15日在五华县召开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经验交流会。会议参观了龙川县小庙河流域、五华县乌陂河流域、棉洋河流域。到会的龙川、五华、南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汉先,廖安中,姚少雄,曾国华,吴妥光,黄新莲许志阳,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95
韩江上游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1985年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韩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整治及开发利用”议案后,自1986年起,流域上游10县(区)对3240km^2的严重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开发治理,至1993年底止......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邓岚,姚少雄,谭子文,余洪生,纪喜宁,周利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评价是在“广东省东江流域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与规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惠阳县上杨地区进行的重点深入研究之一。本区水土资源丰富,但成立......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邓岚,姚少雄,谭子文,余洪生,纪喜宁,周利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常绿季雨林赤红壤;经人为破坏,目前处于演变系列发育阶段中的亚热带草坡(包括稀树草坡)侵蚀赤红壤阶段,一部分已沦为寸草不生的光板地强度侵蚀赤红壤,后......
[期刊论文] 作者:廖安中,张淑光,邓岚,姚少雄,谭子文,余洪生,纪喜宁,周利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7
本试验采用国际晚近研究的新进展方法进行检测,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活性夏季比冬季强烈,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比对照地(稀树草坡微生物总活性增强20倍,每年被分解转化的有机物质量(t/k......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