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沈从文和托马斯·哈代虽身处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他们的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性。《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都带着浓浓的乡土精神和悲剧性特色。在环境与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新诗的发生及身份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者大都致力于在与古典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的区分中确认新诗的特质和地位。关于现代诗歌经验的形成问题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全面...
[学位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8
俗话说:“时世造英雄”,在每一个时代的滚滚浪涛中,总有一些出色的“弄潮儿”。他们大显身手,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便也被写入了家喻户晓的“大历史”。然而,在这种历史的面纱...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穆旦诗歌中的"执着"似乎骨子里流淌着与鲁迅相似的倔强。"在穆旦的体验和忧愤中,我们又仿佛看见了鲁迅的影子,那孤独地穿行在人群沙漠中的先觉者,以自己犀利的目光读解着几千...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3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决定了教育的发展阈限,影响着教育者价值判断和教育观念的选择,也制约着教育模式的变革方向。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语言教学的目标规定了语言教学的内容体系和价值取向。目前预科汉语教学目标的唯"工具性"取向较为严重,致使学生学习的汉语脱离他们的现实生活。笔者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2012
自2011年起,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MHK)逐步在新疆推行。推行MHK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有助于引导汉语教学向应用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20
1975年,张承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1976年,张承志随考古组赴新疆伊犁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并对新疆的地理山河发生兴趣。进入80年代他...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15
分析"语言"和"言语"在汉语教学层面上的关系,重构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知识人、文化人、社会人的"三维目标",充分利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的话语空间、互动空间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抓...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流浪是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在文学中备受青睐,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母题。在流浪者跋涉的脚步中,不仅背负着时代的烙印,而且最为令人惊叹的是那一步一步中丈量出......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年份:2010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学习语言离不开对语言所形成的基础——"文化"的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别导致语言学习上心理认同的差异性,因此,调节少数民族学......
[学位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8
俗话说:“时世造英雄”,在每一个时代的滚滚浪涛中,总有一些出色的“弄潮儿”。他们大显身手,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便也被写入了家喻户晓的“大历史”。然而,在这种历史的面纱下,却掩......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芒种 年份:2017
代际(Generations) 也称世代,最初是社会学用语.为了分析某一社会群体成员的影响力,社会学家称这些世代群体为年龄同期群,它是指仅仅因为出生在差不多同一时代而具有相近年龄...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2013
探索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中引入“增值评价”理念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汉语基础建立零起点“输入”值,将预科阶段结束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实际水平作为“输出”值,把...
[期刊论文] 作者:庞云芳,陈举,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9
评价是种导向,引导着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之下,教育的终极意义应该是为人的生活服务和实现人的幸福,而现实的教育却脱离了这个主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