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66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2
两种试验模式下的冻土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双曲线型,但其变形过程明显不同, FC模式(传统冻土力学试验模式)下的屈服强度明显小于K0DCF模式(深土冻土力学试验模式)下的. FC模式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常小晓,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2001
加载卸载两种应力路径下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均呈双曲线型 ,但其变形过程明显不同。减载应力路径下的屈服强度明显小于增载应力路径下的 ,且随着围压的增大 ,其差异愈来愈大 ,...
[期刊论文] 作者:常小晓,马巍,王大雁,,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7
以取自华东某地的深部粘土为研究对象,根据室内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高围压下冻结粘土的应力-应变行为与单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行为的异同,并讨论了围压和...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王大雁,常小晓,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4
通过对经历K0固结后再冻结的冻结兰州黄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K0固结后冻土在轴向加载直至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行为,并利用Duncan-Challg双曲线模型研究了K0固结后冻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雁,马巍,常小晓,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4
通过模拟人工冻结凿井中土体同结、冻结、受力的实际过程,研究了经K0固结后兰州冻结黄土在径向卸载状态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并利用试验资料所建立的数学方程研究了K0固结后冻土......
[期刊论文] 作者:常小晓,沈颖,张建明,
来源:现代仪器 年份:2006
青藏铁路将要穿越的多年冻土大多属于高温冻土,其中近一半为高含冰量冻土。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人们对高温高含冰量冻土认识非常有限。对于青藏铁路沉降变形的预测却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吴紫汪,常小晓,
来源:岩土力学 年份:2000
选用四种不同固结方式 ,并在 -5℃条件下 ,对冻结砂土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 ,试验发现固结过程对冻土的强度与变形有明显影响 ,经历 K0 DCF的冻土其强度最大 ,破坏变形最小 ;经...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吴紫汪,张立新,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1999
围压作用下,影响冻结砂土强度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孔隙冰的压融、矿物颗粒细化和微裂隙的发育;影响冻结粉质粘土强度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孔隙冰的压融和微裂隙的发育.这些过程不是独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朱元林,马文婷,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0
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冻结粘性土变形分析,发现冻结粘性土的体应变明显不为零,随荷 载的变化而变化,加荷初期试样体积收缩,但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大而变为膨胀;轴向应变则随偏 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雁,马巍,常小晓,朱元林,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2
通过模拟人工冻结凿井中冻土冻结、受力的实际过程,对已冻结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初始围压状态下的减载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层深度是影响深部冻土破坏强度和破坏应...
[期刊论文] 作者:常小晓,马巍,赖远明,沈颖,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5
对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模拟控制MTS-810(25t)振动三轴材料试验机进行了升级改造, 舍去其原有的模拟控制系统, 配备了全套数字控制系统, 实现了多通道控制, 大幅度提高了试验机...
[期刊论文] 作者:马巍,朱元林,马文婷,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4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 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坪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
[期刊论文] 作者:吴紫汪,马巍,蒲毅彬,常小晓,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7
通过观测分析冻土单轴及三轴蠕变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蠕变过程中结构缺陷的增生与扩展制约着土结构的强化与弱化作用,控制着蠕变变形形态特征。易破坏区首先发生在样......
[期刊论文] 作者:赵淑萍,何平,朱元林,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2
通过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蠕变过程曲线, 探讨了冻结砂土在动荷载下的蠕变模型, 分析了最大加载应力, 温度及加载频率对冻土蠕变破坏应变, 破坏时间和最小蠕变速率的影响. 结...
[期刊论文] 作者:赵淑萍,何平,朱元林,常小晓,,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6
通过一系列不同振动频率下的蠕变试验,分析冻结兰州细砂的蠕变变形特性以及频率对蠕变变形和蠕变破坏的影响.发现较高的频率对冻土的蠕变变形、应变速率影响较大;当动荷载应...
[期刊论文] 作者:赵淑萍,何平,朱元林,常小晓,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2006
通过动、静荷载作用下冻结粉土的蠕变试验,发现在初始蠕变阶段和稳定蠕变阶段,动蠕变的应变值小于静蠕变,而由于稳定蠕变阶段动蠕变的蠕变速率大,应变迅速增加,导致动蠕变的稳定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康,孙建忠,常小晓,赖远明,,
来源: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为了对冻土实验研究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给出符合力学原理的解释,提出一种屈服与断裂相配合的含裂纹材料模型。该模型在通常的连续介质模型中考虑了实际材料存在缺陷的因素。屈服......
[期刊论文] 作者:邱明国,徐学燕,李海山,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2
20世纪70年代, 在原苏联的乌克兰地区, 用锥形桩作基础建造了大量的多层或高层住宅,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科技人员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并于河...
[期刊论文] 作者:赖远明, 李双洋, 高志华, 常小晓,,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7
从高温冻土内部裂隙、空洞等缺陷的随机分布出发,基于连续损伤理论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高温冻土的单轴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并利用3种不同试验温度下的实测数据与之对比...
[期刊论文] 作者:赖远明,张耀,张淑娟,金龙,常小晓,,
来源:岩土力学 年份:2009
以青藏铁路沿线的冻结砂土为研究对象,结合铁路沿线地温和含水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温度为-0.5~-6.0℃,含水率为30%~80%(超饱和)条件下的三轴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砂土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