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崖芝,巫升鑫,,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9
在福建省6个烟区对7个烤烟品种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CF202产值较高,烟叶质量也较好,经济性状表现较突出;其次为CF212,各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K326;F211、F9-2表现略好于对照;F31-2产......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
[期刊论文] 作者:巫升鑫,刘思衡,,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对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可育株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与一般小麦相同,具有正常的发育过程。而不育株则表现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矮败小麦折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5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二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1997
将长2~3cm的小麦幼穗剪成2~3mm长的小切段接种于添加2,4-D、NAA的MS培养基上,当愈伤组织直径达5mm左右时,不加分割直接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获得54个试管变态小穗,其颖片和小花柄明显伸长,呈簇生状或分枝......
[期刊论文] 作者:陈顺辉,顾钢,巫升鑫,刘勇, 来源:烟草科技 年份:2003
为了查清福建省烟草病毒病种类情况和筛选防效较好的药剂,于2001~2002年用4%“博联生物菌素”400倍液、3%“Messenger”1%~2%溶液、22%“金叶宝”400倍液、3.95%“病毒必克”500倍液、5......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钟洁,吴良章,,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 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柳,兰涛,巫升鑫,陈顺辉,吴为人,,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11
综述了作物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机制;从抗性鉴定、抗病机制和抗性遗传三方面概述了目前作物青枯病抗性研究情况;并介绍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抗病品种培育...
[期刊论文] 作者:陈顺辉,黄一兰,巫升鑫,陈斌,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2001
简要分析了我国烤烟生产的现状,指出了烤烟生产中急需解决的3个主要问题,对我国烤烟生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程崖芝,巫升鑫,顾钢,陈顺辉,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5
调查了59个烟草种质田间气候斑点病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国内烤烟品种对烟草气候斑点病抗性明显好于国外引进的烤烟品种,晒烟品种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好于烤烟品种;花叶病...
[期刊论文] 作者:潘建菁,巫升鑫,陈顺辉,彭怀俊,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2004
对9个抗花叶病烤烟品种进行综合农艺性状比较与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9个品种对烟草普通花叶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中Coker176、NC567、CV85、CV87为高抗(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宏仪,朱列书,刘启彤,巫升鑫, 来源:福建省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2
通过比较几个新育成烤烟品系田间生长表现及烤后烟叶产质量差异,(结果表明)CF206、K-2产量、产值较好,高于对照K326;0601、K06-5产量和产值较差,整体效益表现为CF206>K-2>F209>K...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郭玉春,李维明,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5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吴良章,钟洁,翁秀珍,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00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9576 ) ,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 ,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 ,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吴良章,钟洁,翁秀珍,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郭玉春,康水英,吴良章,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7
以小麦幼穗为外植体,在含赤霉菌粗毒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筛选抗病细胞无性系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品种抗性不同,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绿苗分化效果也不同。外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巫升鑫,康水英,吴良章,翁秀珍,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1997
将长2~3cm的小麦幼穗剪成2~3mm长的小切段接种于添加2,4-D、NAA的MS培养基上,当愈伤组织直径达5mm左右时,不加分割直接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获得54个试管变态小穗,其颖片和小花柄明显伸长,呈簇生状或分枝......
[会议论文] 作者:顾钢,陈顺辉,巫升鑫,方树民,陈玉森, 来源: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阐述了烟草青枯病菌系致病型及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抗性分类,主栽品种抗性表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讨论了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中的遗传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衡,连秀叶,康水英,吴兴顺,巫升鑫,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用赤霉菌(Fusariumgraminearum)病麦粒水浸滤液、蔡氏(Czapek)液体培养滤液及马铃薯液体培养滤波处理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的萌动种子,测定其胚根、胚芽生长长度.结果表明,三种培养滤液体积分数大时可抑制根、芽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