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2
本文通过对10年来黄河流域棉花抗病品比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新选育的抗病品种丰产性明显增强,纤维品质逐渐提高,赶上或超过同期的常规品种。虽然棉花抗病育种水平有了提高,抗病...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9
(一)中棉12号使本地光、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大荔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海拔329—533.6m,光能、热量充足,是我省最佳棉区。根据1950—1982年气象资料分析,大...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5
在陕西关中棉区,黄萎病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严重危害不一,早熟品种在7月下旬,中熟品种为8月下旬,严重危害期对结铃数及铃重影响最大,对衣分影响较小,品种间影响差异不显著。棉花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0
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一种经济有效措施。而抗病育种需要建立一个发病重且均匀的病圃。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对病圃的需要不仅是几分、几亩,而是十几亩、甚至几十...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1
在1977—1978年生长季节,种植在旁遮普省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的几个小麦品种在腊熟期严重地感染了颖枯病。病害的特征初期表现为紫褐色椭圆形病斑,后期转为灰色。严重感染颍枯...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3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在鉴定过程中往往受病菌致病力、病圃的温度、水分、植株的营养条件、生育期以及人为因素的...
[期刊论文] 作者: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5
长期以来,我省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突出的问题是春季低温,秋季阴雨连绵。导致了中熟棉花品种前期晚发,后期迟熟,产量低,品质差,影响到棉农的收入和棉纺工业的发展。因此,干部...
[期刊论文] 作者:易永华,左田夫,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报道了芦笋皮层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表明:皮层在MS+1mg/L2,4—D+2mg/L6—BA培养基上形成无色或淡绿色疏松型愈伤组织,而MS+2mg/L6—BA+0.1mg/LIAA培养基则对芽的分化有利;试管苗的生很壮苗以无激素的MS为最佳培养基。此外,本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碳源、不同激素组合对芦笋皮层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Green,Jr,左田夫,,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2
本文研究了定湿和变湿的两种土壤类型和两种不同温度对大丽轮枝菌(V.dahliae)小菌核生存的影响。作者使用WSL粘壤土(粘土-22%,壤土-58%,沙-20%,有机质2.6%,pH5.3)和CLFS粘性纯沙...
[期刊论文] 作者:范万发,贺昌太,左田夫,,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2008
以成功培育出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所积累的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以与胞质雄性不育系具相同遗传背景的可育种质为原始材料,利用遗传过滤技术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潮,唐保善,左田夫,,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06
试验研究表明.在考虑防治棉铃虫费用的前提下。天然彩色棉中棉所棉絮1号单位价值应是高产抗虫棉中棉所41号的2.8倍.有利协调棉农的种植利益。...
[期刊论文] 作者:易永华,张海,左田夫,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7
以黑芝麻无菌苗的下胚轴、幼根、子叶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ZT0.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2mg/L-IAA0.5mg/L为分化培养基;1/2MS+0.5mg/LNAA+IAA0.25mg/L为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幼根能产生少量愈伤组织,尚未分化出苗;子叶愈伤组织能分化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潮,左田夫,李亚琴,宋金芳,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03
经研究试验因素对产量作用效果大小是覆膜>种植方式>品种.夏棉覆膜比常规无膜栽培,增产达30%以上,育苗移栽比麦垅点播可增产皮棉10.5%.选用中、早熟品种比中熟品种增产7.96%....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海,易永华,左田夫,邢宏宜,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研究了棉株不同节位、低温预处理、激素等条件对50个棉花品种(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8果枝上1~2果的花药做材料,低温(2~4℃)处理6d后在附加1.5mg/L2,4-D+0.5mg/LZT的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发生最好......
[期刊论文] 作者:邢宏宜,左田夫,易永华,赵俊兴,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00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
[期刊论文] 作者:范万发,邢宏宜,贺道华,杨安民,左田夫,,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2008
以中棉所41、陕7359(系)、陕2089(系)、陕2234、陕024(系)5个陆地棉种质和8046—1、8046—2、8046—3三个与不育系具相同遗传背景的可育种质为测试父本,采用连续多代和多父本分别株......
[期刊论文] 作者:邢宏宜,易永华,赵俊兴,贾涛,左田夫,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4
陕棉4080是以冀合232为母本,中164为父本杂交,在枯、黄萎病圃种植选择抗病性;水、旱地交替种植选择抗旱性与丰产潜力;在不同环境胁迫压力下,连续选择而成.该品种丰产、优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潮,左田夫,唐保善,杨安民,夏志明,刘漫道,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选用不同棉花品种,采取春育夏栽措施,开设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麦垅移栽棉花中棉19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效益.苗龄和移栽时间是决定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密度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潮,左田夫,唐保善,夏志明,杨安民,刘漫道,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01
为了实现关中短季棉高产栽培,在夏棉春育,麦垅移栽,农膜全程覆盖的基础上,采取多因素综合试验,研究了麦垅移栽棉的不同密度与复硝钠、化肥施用量次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在前茬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