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针对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邓曦泽作了可称之为"竞争主义"的新批判。邓氏认为,这种批判的特色不在于具体结论,而在于其整个批判性论证所依赖的与众不同的方法论。但经过考察,可知......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李翱尝试取法佛老,以期在形上的方向上完善思孟的心性论,并由此成为宋学的远源。于是,在汉宋之争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驳。李翱、阮元虽有共同的话语平台,但由于...
[学位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四川大学 年份:2004
海德格尔提醒我们,对象化观念奠基于生存论。这就意味着,在理性思辩、概念分析之先还有一种“前维度”的视域,而这种生存论维度所开启着的就是倾听、观察的领会之途。 这种视......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实事求是"虽可作为一个普遍的理念或方法,但在儒学传统中,只有到了乾嘉时期,它才被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而得到广泛强调。乾嘉汉学之所以能够取代宋学之话语权、解释权,学界早...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可以视作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在阐释学的视域下,这一命题或可细分为"实事求是者"(阐释主体)、"实事"(阐释对象)、"求"(阐释方法)与"是"(阐...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前沿 年份:2011
乾嘉及其以后,人们多以"实事求是"之学来界定清学、尤其是乾嘉汉学,借以凸显其治学的客观精神或科学精神。对于这一界定,并非完全没有质疑。但这些质疑并不是说不应该"实事求...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容隐制作为中西方的一种普遍的法律建制,从本源处回应着生活中容隐行为的普遍性。通过对容隐现象与容隐制的解读,可揭示出情感的本源性;进而从本源情感出发,将情与德、情与法...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3
在中国的经典诠释谱系中,“实事求是”乃是在乾嘉时期才真正转换为经学诠释性命题的。对此命题,以往多是在认识论、方法论上进行探讨,然而在哲学解释学的视域中,“实事求是”如何......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孔子有志于弘道,而其弘道途径却有两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哪一条是直线,哪一条是曲线呢?孔子的回答是'无可无不可'.能仕则弘道在朝,不能仕则弘道在野.但孔子的弘道...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当代儒学 年份:2011
引子遍翻孔孟之后两千年的儒学发展史,不难获得这样一种印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情感总是处境尴尬,表面上,它似乎从未脱离儒学之中心论域,而实质上,它却从未真正走入中心。或可...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当代儒学 年份:2012
当今儒学进入了复兴期,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所谓儒学进入复兴期,绝不意味着儒学完全复兴了,相反,甚至于像复兴儒学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采取怎样的形式之类的问题,都仍旧...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中国的经典阐释谱系中,乾嘉汉学家首次将"实事求是"普遍接受为一种基础性的治学理念。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所面对的阐释对象("实事")包括"书"与"事"两个方面,其中,尤以......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主要展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其实就是"实事求是者",就是经学所蕴含之真理的"辩护人"。以知行问题为探究视角,可发现由于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孔子那里,弟子们对'仁'的再三发问表明:一则仁并无定论,二则仁只有在不断的追问或追寻中才能得以成就.在对其中两组'问仁'对话场景的生存论分析基础上,认...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主要表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而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其所采用的阐释方法("求")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由训诂通义理来弥合语言性断......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主要表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而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其所采用的阐释方法(“求”)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由训诂通义理来弥合......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当代儒学 年份:2015
这个题名中的"文化自信与中西比较"是早先起的,先前也写了一点,之后又陆续加了一些。本意不是写学术论文,而只是围绕这一主题随感随写,亦不求给出具体结论。此次加上"重写历史中......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汉宋关系是理解清学的一把钥匙,学者们历来重视探究这一问题,研究成果颇丰。若以“关系”本身为线索,清代的汉宋关系本身及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为关系主体、关系客体、...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中西方法律中都有关于容隐制的具体规定。容隐制乃是“缘人情而制”,日常生活中的容隐现象具有普遍性。容隐制的确立,既是对人类感情的尊重,又是对生活实情的顺应。而大义灭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崔发展,, 来源:哲学评论 年份:2009
清代的汉学家普遍认为,宋学之空疏源于佛老,而批驳佛老以及杂于佛老者也随之成了他们的一个必然选择.其中,以汉学为宗主的阮元,更是将李翱作为援佛入儒的罪魁而严加指责,而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