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2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过:"这是一个激情盎然的世界,这也是一个盲目喧嚣的世界。任何一个有活力的世界都会这样,我们今天的世界尤其如此。"成都是华西地区一座丰饶的城市,然...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书屋 年份:2004
一齐鲁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1864年,来自美国北部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借用登州(今山东蓬莱)城里的一所"观音堂"开办...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1997
辣子鸡就是海椒炒鸡丁,做法、味道却大异其趣。重庆辣子鸡,以歌乐山山道旁一棵老枯树下的林中乐酒家为正宗。我们曾寻香而至,大快朵颐。端上桌的辣子鸡是盛在一个大茶盘...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成立于1928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桂...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一1929年,曾昭燏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二嫂俞大絪是这个系的教授,二哥曾昭抡在该校任化学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曾氏兄妹是湖南娄底双峰县曾国潢的曾孙辈,父亲曾广祚(1879...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9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9月11日,客居四川南溪县李庄板栗坳的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一扫愁容,漫卷诗书,告别众人,买棹东去。他的《平乐印庐日记》写道:六时起,即收拾行...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读书 年份:2009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也一再播迁,先后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竟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07
游寿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为金石书法大家胡小石的入室弟子。被誉为“百年书坛一代才女”,抗战期间她流寓四川,供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中央研究院...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4
2009年,拙作《李济传》出版时,写到李济家事私情,涉及父子龃龉:李光谟于1949年春离开台北、离开父母,回到上海同济大学。在渡江战役前夕,得到父亲托人送来的一张机票后,...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03
乡愁,是从黔东南苗区回来的后遗症.我们把苗族人爱吃的糟辣椒、木姜子买回来,做瓜豆汤,煮酸汤鱼,让肠胃始终保持着高原的激情;我们把苗绣装框,挂在墙上,让苗岭的彩虹照耀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7
抗战期间,流寓昆明的青年画家庞薰琹加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历时仅一度春秋,不经意间却影响了他的一生.把秦砖汉瓦、青铜器图案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把古代文明运用于现代工...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我亲近惟贤师,已十四年了。敬他,不仅因他是得道高僧,更兼他是苦吟诗人。 惟贤师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生无常念,发菩提心,属命定因缘。但他又敏感善思,好读诗书,不舍世间学问,...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0
一条代代相传,若隐若现的路;一条荆棘丛生,滴血淌泪的路——“湖广填四川”:我们的先祖双手背缚,衣衫褴褛,离乡背井,步履蹒跚。攀秦岭,过夔门,奔巴山,聚蜀水,择地而居,开山垒石。置屋造田......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2
绵竹年画是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一个浓缩时空的文化符号,影响到文人画、戏剧、雕塑,甚至民风民俗;2000年,四川省组织绵竹年画和川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2
有一幅很经典的照片: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游杜甫草堂,走到花径的影壁前,见有两个碎瓷镶嵌的大字:“草堂”,毛泽东背着手,面壁沉思。摄影师按下快门。此后,这里成了游人摄影的圣......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3
梁启超一生有过两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91年,梁启超十九岁时入京与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李蕙仙嫁给梁启超时,带了两位随身丫鬟,其中一位叫王桂荃。王氏聪明伶俐,深得...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1994年3月1日,创造社这棵参天大树,恋着春光的最后一片黄叶飘然落地。 四川成都,省文史馆副馆长,省政协老常委、原省文联副主席、文学艺术家段可情的寓所。亲眷设置了简易的...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各界 年份:2012
我在华西坝度过了难忘的八年,那时的华西坝充当了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培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岱峻, 来源:各界 年份:2015
“中央研究院”(下称“中研院”)迁到台湾后,胡适有时由美访台,多数时候是为到历史语言研究所(下称“史语所”)读书借书。一次他从美国写信给史语所所长李济,拜托找一小块位于傅斯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