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1994
1990年菲律宾地震过后不久,出现了自台湾、九州直至近畿各地同时发生震群的现象。本文试图用触发作用的观点讨论沿一个板块边界的这些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面临日本地震活跃期的建议尾池和夫关于版神一淡路大震灾已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了使进入地震活跃期的日本减轻地震灾害,我想提出如下建议,虽然建议内容尚在研究之中,但还是想发表......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87
前言大地震前后,在地表可观测到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地震学家想捕捉这些现象,了解通常看不到的地下状态,碰巧识别临震信号,发出地震预报。日本列岛的地壳活动十分活跃。在日...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何玉林,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彭岩,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面临日本地震活跃期的建议尾池和夫关于版神一淡路大震灾已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了使进入地震活跃期的日本减轻地震灾害,我想提出如下建议,虽然建议内容尚在研究之中,但还是想发表......
[期刊论文] 作者:徐纪人,尾池和夫,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
根据从1933年到1991年的134次中、强震的震源机制结果,对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区域应力场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南段是一条浅源、走滑地震带,在它的东部和西部地区,震源机制结果的P轴和T轴呈现系统的、一致的分布.在西部地区,P轴和T轴分别位于北东一南西和北西-南东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潘元振, 来源: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潘元振, 来源: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王树义, 来源: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王树义, 来源: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徐纪人,尾池和夫,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stressfieldinthesouthernpartofthenorth-southseismicbeltinChinaanditsrelationwithplate movementJi-Ren.........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王东初,,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83
日本西南部有1500年的地震资料,特别是京都大阪地区。这里很早开始就是日本的中心,保存有详细的地震资料〔宇佐美,1975〕,因此,有很多地震灾害的记录,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大地震在这里重复发生。无论是朝鲜半岛〔金,徐,1977〕,还是中国都有更长的历史资料。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藤田和夫,卢造勋,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1990
本文从地震活动与新构造关系的观点对日本本州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发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日本本州岛由两个大的地壳块体构成:一是日本东北部地块,另一是日本西南部地块,这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沈耀龙,张维德,,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1994
1990年菲律宾地震过后不久,出现了自台湾、九州直至近畿各地同时发生震群的现象。本文试图用触发作用的观点讨论沿一个板块边界的这些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徐纪人,赵志新,尾池和夫,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1
来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构造力可以传递到大陆地壳,从而形成了大陆内部的地震应力场.在某一地区,包括小地震在内的地震活动性的分布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应力场的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根据大量的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以及最近500年的地震活动资料,详细地研究了东亚地......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志新,尾池和夫,松村一男,徐纪人,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2
本文利用点过程的最大似然统计方法,对中国大陆的32个5级以上地震的余震序列的频度随时间的衰减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和南北地震带的余震序列频度衰减...
[期刊论文] 作者:石川有三,尾池和夫,李耀寰,唐凤秀,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82
我们对中国的十个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坝高与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间的关系。此关系表明,不同坝高都存在着一个诱发地震的上限震级。辽宁参窝水库地震却是唯一的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