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进仁,刘朗, 来源:中外技术情报 年份:1996
为了研制能满足航空、航天及现代高温技术要求的流体密封材料,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其中SiC、B_4C、CrC等陶瓷粒子弥散增强石墨材料,对提高复合材...
[期刊论文] 作者:卫建军,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7
本文以聚丙烯腈基炭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石油焦为基体,配入不同含量的煤焦油沥青作为粘结剂,用热压法进行成型,炭化,石黑化,获得了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SCFRC)对所得炭/炭复合材料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卫建军,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9
为了增强炭纤维的表面活性,提高炭纤维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用浓硝酸对炭纤维进行了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地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SCFRC)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
[会议论文] 作者:卫建军,宋进仁,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第九届全国化学工程科技报告会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智林杰,宋进仁, 来源:煤炭转化 年份:2000
考察了不同压力体系中均四甲苯改性沥青的TS组分和PI组分与沥青软化点,焦化值及粘度三种性能参数之间相互关系,发现同一压力体系中所得沥青TS组分和PI组分与三种性能参数之间存在良好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8
制备了B4C-SiC/C复合材料,并对其在800℃,1000℃,1200℃的恒温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在实验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氧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对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复事材料在氧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芳,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0
以煤焦油沥青和吡啶硼烷为原料采用加压热缩聚工艺制备硼取代聚芳烃中间相沥青,考察了硼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中国间相沥青的收率、软化点、残炭值、四氢呋喃的的含量以......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8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高温氧化后的表面形貌,通过对复合材料断面SEM考察获得了复合材料氧化后表面陶瓷层的厚度,据此对复合材料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其自愈合抗氧化的相关性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宋进仁,陈志华,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7
本文简要叙述了柔性石墨产品的主要用途。研究分析了我国引进日本,美国板材生产线技术特点,并与我国研究开发的中科煤-Ⅱ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通过简略的技术经济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芳,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9
以煤焦油沥青与吡啶硼烷为原料,在400℃,1MPa压力下,反应10h制备朋取代聚芳烃中间相。考察了硼呈对中间相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在同一热缩聚条件下随着硼添加量的增加,中间相沥青的收......
[期刊论文] 作者:史景利,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7
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采用氟气直接氟化可以制得氟化沥青,氟化沥青的表面能极低,特别是氟化中间相历青具有类似于氟化石墨的结构,在疏水,电池电极和润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史景利,宋进仁,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4
刘朗研究员1944年5月6日生于上海市一个高级技工家庭,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他立志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宋进仁,翟更太,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1996
聚变装置用石墨材料的研究动向宋进仁翟更太刘朗(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0前言早期的聚变装置,其限制器和壁保护材料多用高熔点金属和金属碳化物。随着聚变装置向大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8
涂层处理是对碳材料进行高温氧化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碳材料的氧化行为,简单介绍了碳材料的各种氧化防护措施及其适用范围,以及碳材料的高温氧化防护对涂层体系的要......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9
以Si和SiO为硅化蒸气源,用CVR和CVI工艺对两种基体材料(纯石墨和B4C粒子改性石墨)进行了高温硅化处理,得到了四种复合材料:SiC涂层/石墨(SC/G),梯度SiC涂层/石墨(GSC/G),SiC涂层/B4C改性石墨(SC/BG)和梯度SiC涂层/B4C改性石墨(GSC/BG)。考察了四种复合......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7
考察了球磨时间对生焦粉的粒度,粒度分布,挥发分含量的影响,以及生焦粉的上述物性参数对自烧结炭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9
考察了氧化气氛对B4C-SiC/C复合材料自愈合抗氧化性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恒温氧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某个临界值以下,空气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加速氧气向材料内部扩散。......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9
制备了B4C-SiC/C复合材料,对不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0-1500℃升浊氧化过程进行了TG/DTA(热重热联用)分析。昨合材料具有不同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此差异可归因于以下几方面:复合的组成不同,不同种类的陶瓷粒......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炭素技术 年份:1998
考察了未经和经过1200℃,1h氧化预处理的两种B4C-SiC/C复合材料样品BS2020和BS1530在800℃、1000℃(干燥气)及1000℃潮湿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经过1200℃氧化预处理后,除了BS1530在800℃(干燥空气)氧化过程的自愈合抗氧化性改善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全贵,宋进仁, 来源:耐火材料 年份:1997
用混合磨碎法制备了B4C-C复合材料,考查了不同B4C含量,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流量对复合材料抗氧化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机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