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00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4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 ,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 ,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 ,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 ,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 ,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哲学堂 年份:2005
康德以先验论(人为自然立法的现象学)论证知识的客观性和现象世界的实在性。海德格尔则认识到认识论意义的认识不具自存性,它还有更为深层的根基,即生存存在论,存在论层次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在康德看来,人有道德.道德源于理性而非感性。因为理性的本质是自由。理性之自由即在于超越并征服感性.而这种超越与征服乃是一场无尽的斗争。...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在认识论中,康德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从人与对象之间关系的角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别而又综合地审视了人。对人是什么,这一他所提出的总问题作出了认识论层次的回答...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康德在自由因果中着意于:解决理性所陷入的冲突,彻底清算传统形而上学所论证的超验知识,建立所谓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奠立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康德在自由...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一上帝已经死了。而上帝并非死于他生命的自然的终结(因为上帝是永恒的),也非死于无知和失望所导致的自杀(因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死于他杀。杀害上帝的“刽子手...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1 人们普遍认为,作为科学哲学家,波普关注过很多问题,至少有两个问题,是他终生咀嚼不已的,那就是归纳问题和分界问题.但是实际上,波普真正关心的或者说真正称得上是波...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哲学堂 年份:2006
海德格尔追问技术之本质。在他看来,技术之本质是解蔽。技术乃一种解蔽之方式。这一规定也适合于现代技术。不过现代技术之解蔽具有促逼之特征,它不但促逼物,也促逼人。此种...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 来源:哲学堂 年份:2004
康德终生关注人,尤其关注实践意义的人。在实践论范围内,他把人放置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上帝诸多关系中去加以审视。人与自身的关系其实就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王星星,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2
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做了深刻的思考,指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它控制着物,拘囚着人.造成这一局面的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考.海氏认为人的唯一出路是...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王颖斌,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3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海德格尔追溯形而上学的历史,在前期以此在为出发点,追问存在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真理观即"去蔽说".他批判传统真理观中的"符合论"、"...
[期刊论文] 作者:宋炳延,梁卫霞,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转向之后 ,他的语言观明显地呈现出三大特征 :存在论、解释学和方法论。深入洞察和剖析这三大特征 ,对于我们把握其语言观乃至后期全部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
[期刊论文] 作者:薛勇民,乔瑞金,宋炳延,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哲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哲学史教育。在人类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哲学史专业教育应特别注重历史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能力培养、“古典”性与未来发展、思想性与国情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