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97
本文采用黄河大柳树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有关成果,分析了大柳树水库对黄河水沙及龙门至潼关河段和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柳树水库投入运用后,将使黄河水量的......
[学位论文] 作者:安催花,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2002
该文系统总结了多沙河流水库运用方式的研究和实践,回顾了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方式的研究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对水库减淤运用方式的认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九五"国家重...
[期刊论文] 作者:余欣,安催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0
从水沙基本方程着手,结合对有关问题的处理,建立了水库一维不平衡非均匀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潼关以下三门峡库区1960-1990年的模拟验证,以率定有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浪底水......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李伟佩,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97
中线南水北调孤柏嘴穿黄渡槽下游约20km处为规划中的桃花峪水库草亭坝址、水库的滞洪运用对穿黄渡槽的规划设计影响极大,是影响穿黄工程方案比选的重要因素,在穿黄工程的规划设计中......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余欣,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0
根据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初期水库输沙规律及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规律,对初期运用满足防淤减淤、供水发电要求所需要的调控库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调控库容调水、水库淤积......
[期刊论文] 作者:涂启华,安催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0
分析认为,小浪底水库逐步抬高汛期水位沙和调水调沙运用,库区为锥体淤积,由下而上、由低而高逐步淤积,比降变小,主汛期运用水位254m,形成高滩槽形态,不影响三门峡坝下水位;支流拦沙库容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厚军,安催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3
根据西霞院水库的地形特点、运用方式以及来水来沙条件等因素,在水库淤积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水库的汛期限制水位、水库正常蓄水位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从水库淤积形态方...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郭选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0
通过对水库泥沙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问题的深入分析,依据泥沙运动基本规划和大量的实测资料,分析水库排沙、分组泥沙运动、泥沙沉降等计算关系,建立了水库泥沙冲瘀计算数学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国,安催花,, 来源:吉林水利 年份:2009
本文在分析西霞院水库入库水沙条件、库容曲线、2007年安全运行要求等工程运行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西霞院2007年水库的下同蓄水方案、6月中下旬水库调度运用方案、防洪调...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郭选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98
西霞院水库的开发任务是供水、发电综合利用。根据西霞院水库的地形特点、运用方式以及来水来沙条件等因素,分析认为水库的基本淤积形态为锥体。采用计算有不库运用经验和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继祥,安催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97
穿黄渡槽长度是渡槽设计中极其重要的指标,对工程量和投资影响极大。本文结合穿黄河段的实际情况,根据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分析、动床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的成果,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安催花,万占伟, 来源:2006年全国异重流问题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阐述了异重流在水库规划设计、小浪底水库调度实践、河口增加输往深海的泥沙量、减少船闸引航道淤积、控制沉沙池中异重流发生、控制引水含沙量等方面的研究运用情况,从...
[会议论文] 作者:洪尚池,安催花,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2003年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 年份:2003
黄河河口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承泄区.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口河段和滨海地区,使河口不断淤积延伸,这不仅给河口地区防洪凌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给整个黄河下游的防洪造成严重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万占伟;安催花;,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3
黄河古贤水库坝址位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下段,上距吴堡水文站202.8km,下距龙门水文站75.6km,右岸为陕西省宜川县,左岸为山西省吉县,控制流域面积489948km,占三门峡水库控制流...
[期刊论文] 作者:安催花,郜国明,等,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2
河床演变和设计防洪水位是防洪规划的重要依据,而河床演变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在分析黄河近期水沙变化、河床演变和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考虑规划水平年的人类活动影响,兼......
[期刊论文] 作者:鲁俊,安催花,吴晓杨,,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18
根据宁蒙河段不同来源的水沙资料,分析了宁蒙河段干流、支流和入黄风积沙量变化,从人类活动影响和自然条件变化两方面研究了水沙变化的机理,以及近期水沙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会议论文] 作者:姚文艺,安催花,徐建华, 来源: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4
近年来黄河水沙发生急剧变化,水沙量大幅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水沙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多数支流的降雨天然径流关系发生变化而实测径流泥沙关系变化不明显,从其复杂的现象中提炼...
[期刊论文] 作者:万占伟,安催花,闫朝晖,,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12
对小浪底水库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效果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黄河下游冲刷效果明显,至2010年10月,黄河下游河...
[期刊论文] 作者:周丽艳, 安催花, 鲁俊,,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6
利用龙门断面近20年的实测水文、泥沙及龙门-潼关河段的冲淤量资料,分析研究小北干流有坝放淤的引水引沙条件、引水时机及引水规模。研究成果表明:当龙门断面流量大于400m^3/s、......
[期刊论文] 作者:郭选英,安催花,段高云,,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7
根据黄河小北干流来水来沙特性、2004年放淤试验总结以及多沙河流水库分组沙排沙关系,确定不同的来沙组成条件下,全沙排沙比控制指标应在40%~70%间变化。同时,提出了增大淤区粗沙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