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5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的正文中,遗留着大量李贤作注时为避唐讳而作的改字。本文本着恢复范晔原书面貌的宗旨,从编纂体例的角度,对点校本《后汉书》中存在的唐人为避太宗...
[学位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7
本文屬于漢語史詞匯專题研究。論文選取中古漢語書面語中的一類特殊詞匯——雅言詞,作爲研究對象。這類詞絕大部分是中古時期的人們利用先秦經典中的語句,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6
本文以《文馆词林》为例,从音韵的角度,分八个方面探讨了古写本韵文校点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周书·晋荡公护传》载武帝诏:“不能竭其诚效,罄以心力,尽事君之节,申送往之情。”(页176)...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宋书·徐羡之传》载文帝诏:徐羡之、傅亮、谢晦,阶因缘之才,荷恩在昔,擢自无闻,超居要重,卵翼而长,未足以譬。(页1333)...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周书·武帝纪下》载武帝诏:“伪齐末政,昏虐寡繁,灾甚滔天,毒流比屋。无罪无辜,系虏三军之手;不饮不食,僵仆九逵之门。”(页101)...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由罗国威整理的《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是以日本古典研究会1969年出版的《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为底本进行点校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六朝文献的原貌。今将其......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魏书·宗钦传》载宗钦诗:“尹佚谟周,孔明述鲁。抑扬群致,宪章三五。昂昂高生,纂我遐武。勿谓古今,建规易矩。”(页1156)...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本文在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的两种点校本的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宋绍兴刻本及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点校进行校勘,纠正了其中十九处文字讹...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2
唐人许嵩编撰的《建康实录》,流传至今,其刊本分别有南宋绍兴刊本,清嘉庆贻训堂刊本,清光绪桑泊草堂本等。由于《建康实录》传本在文字上存在大量的问题,影响了相关的学者对它的利......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南齐书·陈显达传》载明帝诏:用戢远图。权缓北略,冀戎夷知义,怀我好音。而凶丑剽狡,专事侵掠。驱扇异类,蚁聚西偏,乘彼自来之资,抚其天亡之会,军无再驾,民不重劳,传檄以定三秦,一......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地震。甲寅,诏曰:“顷者上天垂监,谴告屡彰,朕有惧焉,震惕于心。思所以议狱缓死,放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页227).......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宋书·孝武帝纪》载孝武帝诏:向因巡览,见二尚方徒隶,婴金屦校,既有矜复。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益以惭焉。可详所原宥。(页124)...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晋书·安帝纪》载安帝诏:其大赦,改元,唯玄振一祖及同党不在原例。赐百官爵二级,鳏寡孤独彀人五斛,大醋五日。(页258)...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南齐书·高帝纪上》载萧道成教曰:近袤制兹营,崇沟浚堑,古墟曩隧,时有湮移,深松茂草,或致刊萝。(页13)...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7
《梁书·武帝纪下》载武帝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页64)...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常熟高专学报 年份:2002
由周建忠先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的《大学语文》 ,是一部专门面向高等师范院校非中文专业的教材。迄今为止 ,该书的印数已逾十万。笔者依据该书 1997年 6月...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6
“介石”一词,本自《周易》,唐朝以来多用以表示“操守坚贞”之义。以往人们对该词的六朝用例缺少关注,因此对它的认识并不充分,甚至有误。如《汉语大词典》人部“介石”条:......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6
本文结合汉魏六期的时代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指出割裂的修辞意义在于追求典雅。同时还讨论了研究这种修辞方式对于古籍整理、词典编纂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07
雅言词是指中古文献中为达到典雅的修辞目的而使用的源自儒家经典的词语。对它的专题研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亟待填补的空白。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实践来看,雅言词的典据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