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施工技术 年份:2001
介绍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偏差的主要原因,指出工程实践中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2020
文章总结回顾了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江苏省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2003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边柱是否对称加配预应力钢筋抗震能力的探讨,得到了框架边柱中加配预应力筋将有利于混合耗能机制的实现,较大程度地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利......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1992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第二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5
根据各种荷载的相对比例,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的恢复特性,将构件设计成在全部荷载下裂缝宽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在长期荷载作用下裂缝处于闭合状态,使其构件既能有较好的耐久性又......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1988
为了促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江苏地区的推广应用,解决预应力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新问题,加强预应力结构理论和工艺的研究,1988年1月江苏省土建学会预应力学组召开成立大会。出...
[学位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00
该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种耗能机制、多层多跨框架及复式框架的抗震能力,建立了考虑塑性铰出顺序的能力设计方法.主要研...
[期刊论文] 作者:吴京,孟少平,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1999
针对预应力结构的受力特点,将预应力钢筋对结构的贡献区分为粘结前作用和粘结后作用,粘结前作用可用等效荷载来代替,而粘结后作用可视为相同位置的等效钢筋,并依据推导了相应的基......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 吴京,,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论述了能力设计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应用,强调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的区别与联系,各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应考虑其出铰的先...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1998
本文提出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主弯矩,进而计算次弯矩的方法,计算了预应力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算例表明,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和支座间不呈直线分布,而是由......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孟少平@吴京@陆嘉平¥东南大学预应力工程研究所目前,在大城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作为首选结构方案几乎成为一个潮流。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如何充分有......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1998
在一些工程条件下,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综合考虑次内力的影响,即除了通常考虑的次弯矩外,还应计及次轴力,次剪力,本文指出了梁,柱次弯矩,次轴力,次剪力之间存在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本......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1993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第六届全国地震工程学会会议 年份:2002
  本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指出了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不同点,就工程设计人员关心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2
本文论述了能力设计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应用,强调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的区别与联系,各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应考虑其出铰先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林, 孟少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2008
探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后浇带常用设计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对允许出现限值裂缝的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出非预应力后浇带设计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了此...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晨, 孟少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2014
为了评价新型装配式预应力混合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一框架边节点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建立了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与试...
[期刊论文] 作者:孙巍巍, 孟少平,,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提出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联肢抗震墙体系,并研究了其中的连梁组合体在侧向荷载下的性能.建立连梁组合体梁端弯矩同轴线转角的分析模型,并运用DRA IN-2DX及ABAQUS等...
[期刊论文] 作者:韩重庆,孟少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2000
近年我国许多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超大建筑物 ,不设或少设伸缩缝 ,若不采取措施 ,将出现大面积开裂 ,由于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收缩、徐变有直接关系 ,因此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晨, 孟少平,, 来源:建筑科学 年份:2014
为了改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国内外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节点形式进行回顾,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预应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