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分析阐述了黎锦熙汉语构词法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体系,揭示并评述了黎锦熙在汉语构词法研究上的建树,肯定了其理论观点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贡献和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04
文章把由方言系统中吸收到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的构词成分命名为移用词素。认为 ,汉语移用词素的形成既有可能也有必要 ,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认识论基础 ,共同语从方言中移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6
现代汉语中的数名结构是实际存在的,但许多著作都因汉语中的常见搭配是数量名结构,因而忽略了这一实际存在的语言现象。数名结构在构词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句法中常有熟语化倾......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16
文章运用词汇学、词汇史、词典学的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评述了新著《(国语)词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认为该书不仅勾勒出了古汉语词汇在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9
比喻在现代汉语常用词里的层次及在词义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层次性在造词法上表现为比喻造词有三种情形:一是只出现喻体。二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共现式。三是本体在后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8
借代和常用词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借代直接造词,二是通过借代使汉语常用词产生借代意义。借代意义从来源上看有两种:一是借代造词直接产生的意义,二是由非借代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7
汉语构词法与造句法的一对矛盾孙银新在现代汉语句法中,副词“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平常虽有“人不人,鬼不鬼”、“什么山不山的”之类的说法,但这都是一些特殊格式,总是要......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从香港社区词中提取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构词词素作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语义和构词上分析这些构词词素的性质、特点、历史来源,据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同时,也对社...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本文讨论香港社区词的造词法,揭示香港造词法的类型系统,进而比较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造词法的异同。认为香港社区词造词法的类型主要有:比喻、借代、特指、讳称、类推、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目前学界划分现代汉语多义词和同音词常用的标准“语义是否有联系”这一原则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不便操作,有必要细化。在对多义词和同音词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8
﹃上岗﹄﹃下岗﹄补义孙银新﹃上岗﹄﹃下岗﹄这两个词一九八三年一月第二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收一九九六年出版的修订本一起收入其释义如下上岗到执行守卫警戒等任务的岗位下......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6
本文考察汉语词素在动态构词中的变化状况。指出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系统描述了汉语词素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在动态构词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5
本文运用变换和类比的分析方法,就表现形式为“NS+V+得+NP+ VP”的句子进行讨论.指出这些形式相同的句子,句法结构并不相同,因此是同形异构句.具体分析其谓语,可以区分为四类:A.兼......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现代汉语的原生词素是客观存在的一级语言单位,是在汉语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产生并传承下来。稳定地进入了现代汉语共时系统的构词材料。现代汉语里的全部原生词素形成的聚合体......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首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将共时层面的香港话和普通话的词做了比较分析。先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角度,结合各自具有的特色词,显示了二者的差异,并在宏观上据以归纳,分出三...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20
本文以香港社区词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香港社区词所具有的鲜明独特的构成理据;并且将香港社区词的构成理据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的构成理据进行比较;又进一步从理据与词义的对...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8
词的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学界关于汉语词的色彩意义研究的现状,揭示了色彩意义在词汇系统中同义词的形成,语用中修辞文本的建构和词义的理解等...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8
“得”字兼语句新论孙银新§0引言0.1林曙、孙银新等在《1992年第1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问题二》(载《汉语学习》1992年第3期第52~53页)中认为,“a.他打得孩子到处乱跑”可视为兼语式。其说可信,可惜论证......
[会议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修辞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 年份:2017
本文讨论新媒介背景下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研究对象主要是信息网络时代产生出来的新词语,以及借用现代汉语的原有词形表示出来的网络语境中的新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词语的形式丰富,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二是词义变化的方式、类型和修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银新,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16
摘要文章运用词汇学、词汇史、词典学的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评述了新著《〈国语〉词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认为该书不仅勾勒出了古汉语词汇在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体系和框架,而且还为汉语词汇的断代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和样本,并具有方法论意义。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