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5
从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 讨论了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低空东风气流背景下不同垂直分布气流对降水落区的影响。认为: 当垂直于山体的气流随高度减小时, 地形的作用表现为迎风...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气象 年份:2014
文章讨论了深湿对流过程中的天气动力学过程(宏观过程)与云物理过程(微观过程)对云的形态特征、天气现象演变的影响和它们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从天气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雷暴移动......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2014
对最近二十多年,城市中尺度天气学和精细预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环流对中尺度降水系统的影响研究;(2)城市环流与地形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北京气象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17
从物理机制、预报技术方法等方面,讨论了短时强降水和暴雨的异同.主要结论包括:(1)充沛的大气可降水量是形成暴雨或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必要条件,但对于非对流大尺度降水(层状云)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5
首先指出了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 即北京地区边界层急流一般出现在白天高温背景下或发生局地暴雨的夜间, 强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鼻状"结构...
[会议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9
对于全国运动会的气象保障服务,需解决局地天气的可预报性问题、地形热力强迫对强对流生成的影响问题、城市环流在对流性暴雨中的动力作用、强雷暴的移动方向与城市环流的关系......
[会议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来源:2003年全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03
从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作者讨论了地形对不同垂直分布气流的影响,认为:当垂直于山体的气流随高度减小时,地形的作用表现为迎风坡上产生上升运动,造成气旋式涡度增加,产生风场切变,因此对降水产生明显的增幅作用;在背风坡方向表现为辐散下沉,使反气旋涡度增......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华, 孙继松,, 来源:气象 年份:2008
北京地区下垫面具有地形和城市边界层的双重性造成了天气变化的多样性。结合2005年5月31日发生的强冰雹天气个例,分析了下垫面物理过程在北京强对流天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王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9
利用北京地区雷达、风廓线仪和稠密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5年5月31日午后多次出现雹暴现象的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诊断研究,揭示了雹暴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再生过程与...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杨波,,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8
从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理论入手,利用尺度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地形与城市热岛共同作用下的β中尺度暴雨的一系列理论特征。利用北京地区稠密的地面观测网资料以及分布于距暴雨中心...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陶祖钰,, 来源:气象 年份:2012
大量的预报业务人员对强对流天气中的大多数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即熟悉、又陌生",这是造成强对流分析、预报过程中许多概念和理论被滥用,预报思路不清晰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 舒文军,,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7
利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最近30年(1975~2004年)冬季(12~2月)、夏季(6~8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降水日数资料,研究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仇永炎,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1994
本文利用1980-1988年ECMWF全球资料,计算了500hpa各纬度带上的纬向平均动能,涡动动能及波数域动能。以此考虑了南,北半球动能季节过渡的差异,并用T检验方法讨论了南,北半球以及全球各动能模态的季节性急......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英莲,孙继松,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9
利用湖北省2012~2017年区域自动站、天气雷达和周边探空站观测资料,对三类不同组织形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线性MCS、非线性MCS和孤立对流...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仇永炎, 来源:热带气象 年份:1992
本文利用1980-1988年30°S-30°N的风场资料,计算了逐日的平均功能,涡动动能及相互转换和波数域动能;并分析了南、北半球热带对流层中层功能的演变特征,季节调整规律,指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松,李晓艳,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9
通过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近15年的地面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季节过渡的突变特征,并根据它们的综合演变提出了华北地区冬、夏半年的划分方法。同时,对它们的年际变化进行了......
[会议论文] 作者:孙继松,李晓艳, 来源:第四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华, 孙继松, 李津,, 来源:气象 年份:2007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北京夏季预报和服务的重点,针对2005年发生在北京城区的两次强冰雹天气,利用常规探测和自动站、雷达、风廓线等资料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雷蕾, 孙继松, 魏东,, 来源:气象 年份:2011
利用北京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计算出的18种物理参量及其时间变量,详细分析了2007年和2008年5—9月冰雹、雷暴大风以及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下物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0℃层高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