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了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查明了我国冰核细菌种类,分布规律,冰核活性强弱程度,明确了影响冰核细菌冰核活性的劳动模范 些因素和提出和菌种保存方......
[期刊论文] 作者:朱红,孙福在,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3
本文测定了5种保存方法及3种保存温度,对4株代表3个属4个种(变种)的冰核细菌冰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对冰核细菌的存活力和冰核活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朱红,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3
1988年秋,在北京和内蒙的大白菜上发生一种叶斑病,难以确诊何种病害,从其病叶分离到10个菌株,做了致病性测定,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DNA的G+C含量测...
[期刊论文] 作者:朱红,孙福在,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4
以棉铃虫为对象,采取喷雾和喂食两种接种方法,研究了冰核细菌对昆虫的结冰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接种的冰核细菌均能明显提高棉铃虫的结冰温度,但不同接种方法间存在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朱红,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1
采用Vali小滴冻结法,定量定性测定了8种因素对INA细菌成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NA细菌浓度为5×10~2-5×10~8个/ml细菌,温度为-2℃-7℃范围内,当温度一定时,菌液浓...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敏,孙福在,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从1993-1996年分离和搜集到500多株真菌中筛选出4株冰核真菌,其中F9502菌株(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冰核活性强而稳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冰核活性物质是蛋白质,而疏基,糖类和脂类对其冰核活性的表达几乎无影响;真菌......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邢炜,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7
在我国林业生产上,特别是杨树(Populus spp.)栽培中,受到天牛的严重危害,至今尚无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为此在系统研究冰核细菌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冰核细菌作...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朝荣,孙福在,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2
细菌冰核基因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生物冰核领域的研究热点,涉及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报告基因、病原微生物高敏检测、作物抗寒育种等多个领域,显示良好应用前景.在本研究开展前,我...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朝荣,孙福在,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杜志强,孙福在,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1994
辣椒、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国内外研究进展杜志强,孙福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辣椒、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疱病,国内也叫细菌性疮痂病。早在本世纪20年代,该病就有过报道。其病原菌于......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何礼远,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8
黄瓜角斑病近年在我国北方数省危害甚重,迫切要求开展防治研究。为了对此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明确其寄主范围,作者于1985—86年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等地的黄瓜病株上...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赵廷昌,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3
就国内外有关冰核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诱发植物霜冻机理与防霜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以概述. 阐述了冰核细菌种类、分布、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冰核活性等级划分、冰核细菌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世光, 孙福在, 朱红,,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1990年冬,从云南省宾川、大理、昆明、陆良等地采集受霜冻危害小麦、蚕豆、蕃茄上的33个标样,分离出12个冰核活性的细菌菌株.鉴定结果是 Erwinia herbicola waranaanas 及 Ps...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韦建福,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1996
1986 ̄1994年,从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68种植物上分离到了250株冰核活性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3个属的17个种或致病变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菠萝欧文氏菌,共133株,占总数的53.2%,其次是丁香假单胞菌群,共70株,占28%,其......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朝荣,孙福在,等,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2
从作者自行分离的冰核细菌(Erwinia ananas110)中克隆到我国第1个细菌冰核基因,并完成其序列测定和分析,所克隆基因编码区全长3921bp,编码1306aa,氨基酸序列明显分为3个区即N-端(16...
[期刊论文] 作者:袁军,孙福在,等,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2
1998-2000年,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健康块茎中分离到133株内生细菌,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田间和温室实验,初步筛选出5个具有促生或潜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内生细......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何礼远,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9
长期以来认为植物霜害是零度以下低温(-2—-5℃)和霜敏感植物生理特性所引起的冻害。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植物体上广泛存在的具冰核活性的细菌(简称INA)是植物发生霜害...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杜志强,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9
近3年,从北京,山西,内蒙,新疆和云南等地的辣椒和番茄病株上分离到19个朱,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鉴定,确定这19个菌株为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疮痂致病变种。供试19个菌株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在,赵廷昌,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1999
作者从1993年起至今,从已分离和搜集到的500多株真菌中筛选出在-5℃具有冰核活性的真菌6株,它们在-5℃的冰滴率高低顺序为F9502(100%)=F9501(100%)〉F9401(96%)=AS3.4594(96%)〉F9801(94%)〉F9802(92%),结冰点高低顺序为F9502(-2.7℃)〉F9501(-3.4℃)〉F9401(-4.4℃)〉AS3.4594(-4.5℃)〉F98......
[期刊论文] 作者:曾大鹏,孙福在,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9
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杨树上普遍存在着冰核活性(INA)细菌,经测定它们能在-4℃ ̄-6℃温度下产生冰核活性。它们分属于3个属5个种或变种,即:菠萝泛生氏菌、噬夏孢子欧文氏菌、丁香假单胞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