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 年份:2013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民心理素质的发展取向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发展?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来对国民性的探讨与近年来对国民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笔者认为长期...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1994
追星:新传媒网络中的大众文化增殖与偏食──兼论当代青少年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导向孙抱弘"追星"及其有关的争论,一度沸沸扬扬成为新闻传媒的热点。那么,"追星"之根源何在?如何评估当代......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汶川大地震前后所展现的国民素质与精神看,要把国民理性从"共患难"推向"同富贵",关键在于国民之个别理性向公共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年探索 年份:2015
“系统性思考”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置于“主体—主体间互动—互动过程”的思维框架内加以解读,从“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的多个视角来思考培......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1995
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英国“2000年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述要孙抱弘1995年夏末,在英国克利夫兰郡的蒂赛德大学召开了"2000年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来自英国、巴西、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02
近十年来一些全国性的大型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表明: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在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中,当代部分青年的伦理认同陷入了实用功利的陷阱,其伦理取向则尚未走出...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1994
儒家参与精神:一元化伦理价值判断(论纲)孙抱弘(一)一般认为,儒家以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的参天地之化育的参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激发当代中国青年参与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以色列战乱频发的和平之路令人感慨,然而,其教育却正试图走出历史的悖论,于创新中谋求发展:一方面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开发每个受教育者的潜力。他们的"天才......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年研究 年份:1999
本文对上海青少年群体的素质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年发展论坛 年份:2017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人类公共空间日益扩展,公共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部分。以系统论与过程论的立场,把握公共文明及其建设的现代内涵极为必要。公共文明建设的时空......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德育的目标内涵与实现过程理应相谐相融。传统德育的理想性目标内涵与灌输性为主的传授过程往往相悖脱节,严重影响了目标的实现。现代德育要实现目标内涵与实现过程的相谐相融......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2008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六个方面对当代都市青少年的公共伦理素质现状展开分析,揭示了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素质的缺失及其原因,鉴于现代和谐社会与现代公共伦理素质的互动性,笔者强...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对2007年以来三届"青少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简要归纳总结发现,对问题的讨论有了更清晰的学术自觉也更加深入和透彻,但是讨论的主题也在不断的重复和争论中裹足不前,"逼...
[会议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 年份:2004
困境青少年的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党和政府也正在对这个转型社会中日渐凸显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困境青少年基本上就是指弱势青少年,弱势是指其所处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4
当下公共文明建设困局的根源,在于对以往的公共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效的路径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公共文明的传统解读。公共文明是现代社会高科技背景下,多种新结构要素互动发...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年份:2008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使当代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法律的制订与执行往往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有的明显有的却是潜在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年探索 年份:2000
改革伊始,小平同志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教育观。随着改革的深入,他又特别强调,在“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理想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青年探索 年份:1998
(3)立足高科技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素质 本世纪下半叶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历着工业文明的第三、第四次浪潮的冲击,新工业文明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全人类第一次为自身的生存而...
[期刊论文] 作者:孙抱弘,,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2009
本质主义的哲学立场及其相应的简单性的思维方式源于也适用于物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也成为了对人包括青少年研究的哲学和基础思维方式。分析其局限。把握生成主义、建构主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