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1990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所谓排污权是指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可以向环境排放一定数量废物的权力。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源,而且具有扩散、贮存和同化废...
[学位论文] 作者:唐受印,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1995
在1L的高压釜中分别对三种高浓度有害有机废水进行了湿式氧化研究.实验考察了苯酚水、农药废水和染料废水的湿式氧化效果以及反应温度、总压、氧分压、氧化时间、原水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石璐, 唐受印,,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1. 前言湿式空气氧化法(WAO)是在高温(150~350℃)和高压(0.5~20Mpa)下,以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按湿式燃烧原理氧化分解为无机物或小分子的有机物的化学过程.最早研制...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金一中,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1994
利用色谱质谱联机对三种炼油含硫废水的有机物作了全分析,证明在焦化和催化裂化废水中有机物以酚类为主,而在加氢废水中很少含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油......
[期刊论文] 作者:荆国华,唐受印, 来源:工业水处理 年份:2000
以水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膦酸(AMPP)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探讨了该共聚物的阻垢效果及以聚合率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金一中, 来源:化工环保 年份:1994
对3种炼油废水的有机物组份作了全分析,查明了这3种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是酚类化合物。对废水进行了萃取实验,并探讨了碱性条件下萃取及紫外法比色测定高酚废水油含量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谭天恩, 来源:化工环保 年份:1996
在高压釜中进行了三环唑农药生产敦水间歇催化湿式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处理高浓度有有毒有机废水是有效的。在试验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0%。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最大,铜系催化剂具......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汪大,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1997
本文讨论了在无外加热条件下,直接利用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的热理来加热水样的快速CODcr测定方法。从混合液温度和氧化剂条件电极电势两方面计算得到最佳的硫酸与水样的体积比为1.34。实......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金一中, 来源:质谱学报 年份:1994
对四种炼油污水分别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萃取;采用色谱质谱联机全面分析了萃取物中有机物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 戴友芝,,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1993
环境问题可以说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一方面,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超过环境的补给和再生增殖能力,造成了资源的稀缺;这些取得的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戴友芝,唐受印, 来源: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1999
利用电尘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合氧化铝铁(PAFC)絮凝剂,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表征了PAFC的结构,试验了PAFC处理制革工业废水的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戴友芝, 来源: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对涟水湘潭段水质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Thomas模型描述有机物降解规律;在重金属迁移模型中,考虑了流量、悬浮物含量和酸碱度的影响;并运用梯度法对二模型的参数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何运昭,唐受印, 来源:无机盐工业 年份:1991
本文论述了以重晶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焙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BaCl_2的新工艺。研究了离子交换温度、BaS浓度、树脂再生温度和NaCl浓度等对BaCl_2产率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受印,刘先德,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95
在1L高压釜中进行了高浓度苯酚水溶液的间歇湿式氧化实验研究。原水CODCr为7804-87002mg/L,反应温度150-250℃,氧分压0.7-5.0MPa。结果表明湿式氧化对进水浓度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分解快。......
[会议论文] 作者:汪大晖,唐受印, 来源:第三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5
该文研究了CuO-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及其对高浓度农药、染料废水和苯酚水的催化湿式氧化效果。发现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前体物经600℃焙烧2h后获得高催化活性。用此催化剂在200℃,总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平,戴友芝,唐受印, 来源: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2006
考察了一株大肠杆菌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产絮凝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且产絮凝剂的时间与菌生长相比,稍有些滞后,该絮凝剂絮凝高岭土悬浊液时,最适宜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平,戴友芝,唐受印, 来源: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2004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E-9,初步鉴定其为大肠杆菌,菌E-9产生絮凝剂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蔗糖、乙醇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6.0~7.0温度为30......
[期刊论文] 作者:石璐, 唐受印, 刘忠义,,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03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设计了用厌氧-吹脱-好氧-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
[期刊论文] 作者:石璐,唐受印,刘忠义,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株,经鉴定为青霉属。本实验首次发现青霉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正交实验找出培养条件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摇床水浴温度>培养液初始pH值>摇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平, 戴友芝, 唐受印, 来源: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年份:200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E-9,初步鉴定其为大肠杆菌.首次发现大肠杆菌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该菌产生絮凝剂的适宜培养条件为:乙醇为碳源,大豆粉为氮源,初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