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2
引言提起林语堂(1895,10,10—1976,3,26),一般人和这个名字联想在一起的,不外是“幽默”、“闲适”、“小品文”、“生活情趣”等这类不动干戈、不伤和气的字眼。这样的联想...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6
一、提倡小品文的背景和动机 1932年,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将中国文学的发展视为“载道”和“言志”两股潮流的互相消长。就大处言,这个二分法是可以概括一...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4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胡适(1891-1962)和钱穆(1895-1990)是两个标志性的人物,都是"综贯百家,上下千载"的"通儒"。1963年,周法高发表《论汉学界的代表人物》,将胡适与钱穆...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无论就理论而言,还是就实际作品而言,胡适的传记文字都是较偏历史的,而林语堂的则较偏文学。胡适所提倡的"传记文学",其实是"以文为史",而林语堂则是"文史兼容"。他们两人不...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6
前言最近20年来,海内外有关胡适年谱和传记的着作,下下数十种,但对1948年底胡适飞离北平,到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胡适决定暂寓美国的这段生活和心境,记载却极有限。这一方面固然由......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6
一胡适(1891—1962)可传的事业不止一端,他的哲学,史学、考证学……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他众多的贡献之中,当以白话文的推行,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而胡适也必因此在...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6
一、前言胡适(1891-1962)和林语堂(1895-1976)是二十世纪中国自由主义阵营中最知名的两个代表,晚年都终老埋骨于蒋介石(1887-1975)治下的台湾。自从蒋介石日记自2006年由斯坦...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89
一近40年来,简体字这个题目在台湾始终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感情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所有支持简体字的意见都有被视为“为匪张目”或“隔海唱...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年份:2015
赵元任是美国中文教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本文回顾了赵元任在中文教学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观点,并结合其教学实践与理论对当下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这对当前中...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年份:2015
赵元任是美国中文教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本文回顾了赵元任在中文教学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观点,并结合其教学实践与理论对当下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这对当前中...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读书 年份:2016
《汉字简化方案》是一九五六年一月正式公布的,至今整六十年。生活在中国大陆六十岁以下的人,绝大部分视简化汉字为当今中国人书写的通用字体,基本上做到了“书同文”。但在...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年份:2004
一、先准后快过去三十年来,美国汉语教学界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法的研究上都有可观的成绩。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渐渐地由传统句型语法的操练转向语言的实际运用。在这个转...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5
1938年,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其所追求的独立和自由的妥协,是牺牲个人的独立自由来为国家服务,是实际的参与救国.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胡适使美四...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8
汉学(Sinology)这个词,在美国学界,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了。Sinology的本意是“中国研究”,但当今在美国各大学没有一个学校是以Sinology来作为系名或学科名的。代之而起的是China...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1
孙中山是民主中国的创建者;胡适在相当的程度上,赋予了这个新生的中国以学术上和语文上的新意义。辛亥革命若不能继之以新文化运动,孙中山所创建的民国将少了许多新意和光彩;...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视野 年份:2000
从严父到朋友rn在近代中国人物中,能够文章、事功、家庭兼顾的实在不多,梁启超是少数中的翘楚.梁氏的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庭训”的传统,在“规劝”、“针过”、“励志”之外...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三月风 年份:2013
我们常把气节与学术一起谈,气节的定义是知识分子对当道的态度.我们区分为硬骨、软骨和媚骨,梁漱溟以硬骨著名,冯友兰以软骨著名.提及冯友兰,可以由几篇对他的批评文字开始.1...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13
我曾和美国、中国内地以及港台的学生谈到胡适的思想,对于美国学生和港台学生来说,胡适无疑已是个过去的人物.但与中国内地学生谈胡适,他们还有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
[期刊论文] 作者:周质平, 来源:上海档案 年份:1996
胡适是1949年4月6日从上海坐船赴美的,到1958年4月8日取道东京回到台北,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其间整整九年。在这段期间除偶尔回台开会演讲以外,胡适始终住在纽约东八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