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4
【正】 1951年4月在美国加州的大麦上发现大麦黄矮病(我国叫小麦黄矮病),当时鉴定为某几种麦蚜传播的病毒病害。30年来,随着植物病毒学的发展,大麦黄矮病也取得新的进展。 一...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9
大麦黄矮病自50年代初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以来,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大麦与小麦病害。据不完全统计,拉丁美州的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阿根廷、巴...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8
国际植物病理学会委托英国植物病理学会举办的第7届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于1998年8月9~16日在爱尔兰的爱丁堡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2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大会分《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6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治疗脑梗塞67例周广和辽宁省凌海市中医院(凌海121200)临床资料本组67例中,男23例,女44例;均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年龄54~70岁;初发者36例,一年以上32例;腔隙性梗塞的22例,局灶性缺......
[期刊论文] 作者:常胜军,周广和,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崔坤,, 来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在广泛开辟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李彬, 来源:前线 年份:1999
一)“盼冬闲,怕冬闲,到了冬闲去耍钱,输了一年血和汗,哭哭啼啼不团圆。”这是20年前,京郊农村不少地方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形象地道出了当年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以及由于贫穷和寂莫造......
[会议论文] 作者:李莉;周广和;,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 年份:1999
由于蚜虫体小、生活周期复杂,其形态受环境因素——如气候或寄主植物的生理状况影响很大,同一种类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可以有不同的生物型发生,使得在某些情况下蚜虫种类的鉴......
[期刊论文] 作者:韩金声,周广和,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8
为交流国内外植物病理学研究新进展和密切国内外植病专家之间的联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于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香山主持召开了首届北京国际植物病理学讨论会。 中国植物病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杜志强,周广和,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7
1994-1995年,北京许多地区高粱试验田出现一种病害,经生物接种和酶联免疫吸附鉴定,其病原物为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先喷药后接种,A型药(1%),在高粱品种455......
[期刊论文] 作者:杜志强,周广和,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8
对照药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作种子处理剂,保护剂和治疗剂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黄枯绿的效果次之,在MDM大流行年份可以应用。三功苄1号处理种子无效果,作保护剂、治疗剂有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何小源,周广和, 来源:病毒学报 年份:1992
以含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RNA的总核酸为模板,加入人工合成的互补DNA引物,用反转录酶合成PSTV cDNA;在聚合酶链式反应系统中,用两个PSTV...
[期刊论文] 作者:吴云峰,周广和,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6
蚜虫与病毒间相互作用及循回传毒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吴云峰,魏宁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周广和循回病毒(circulativeviruses)或称持久性(persistentviruses)经蚜虫传播时表现出高度专化性,这一现象表明病毒和蚜虫间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马占鸿,周广和,,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植物种传病毒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病毒经种子传播不仅起到初侵染源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植物病毒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首次采用 RT-PCR 法对感染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王锡锋,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6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0多种玉米病毒病。以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和玉米条纹病等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为了解决玉米病毒病防治问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先后主持...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杜志强,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4
1992-1993年BYDV株系监测研究周广和,杜志强,钱幼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监测大麦黄矮病毒(BYDV)株系类型及其分布、主流株系及其年度间差异,是大麦黄矮病(BYD)流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鉴定筛选麦类种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广和,钱幼亭,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9
小麦黄矮病是世界性病害,凡种植小麦、大麦和燕麦的国家与地区均受其害。自6O年代以分,我国已先后发生7次中度至中度以上大流行,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本病病毒是由麦蚜以...
[期刊论文] 作者:马占鸿,周广和,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9
玉米矮花叶病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发生,十几个县4048hm2玉米田的50%受害,损失惨重。1965年Wiliams等明确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简称MDMV)侵染所致[1]。目.........
[期刊论文] 作者:杜志强,周广和,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6
1994 ̄1995年从我国南北主要冬、春麦区黄矮病发病田块采集BYDV标样,进行酶联免疫测定。1994年测定标样159株,其中GAV株系112株,占测定总数的70.44%;PAV株系8株,占测定总数的5.03%;与PAV抗体和MAV抗体都不发生免疫反应的共39株,占24.53%。1995年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