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真空电子技术 年份:2002
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以及单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和光电性能 ,高的光吸收系数和光致荧光现象可使其应用于敏感元件 ,由于其光电特性具有超...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当信噪比小于1的时候,俄歇电子信号完全被噪声所掩埋,利用计算机的多次存贮信号,可以把无规律的噪声去除,而有规律的信息被提取出来,再经过平滑处理,可以得到很好的俄歇电子...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份:2004
中国真空学会领导下的学术刊物《真空科学与技术》于1981年创刊,双月刊。请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刊名。第一届《真空科学与技术》编委会由金建中担任主编,华中一、龚求初、郭元恒、......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5
本文探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中的样品成分分析问题,提出了分析元素的方案,认为二极式结构的俄歇电子出现势谱具有很好的前景,本文对二极式结构的俄歇电子出现势谱的实验作了介绍,并......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光源与照明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真空电子技术 年份:2005
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激光的研究成为了又一个新的重要课题.ZnO纳米微晶有两种结构可以产生随机激光,一是六角柱形蜂窝状微晶结构,二是颗粒粉末状结构,产生的近紫外激光波...
[会议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2005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5
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激光的研究成为了又一个新的重要课题.ZnO纳米微晶可以产生随机激光,激光波长是近紫外的387.5nm,光泵浦阈值是50kW/cm2.用ZnO纳米线阵列构成的光致纳...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88
对在极小的空间范围内,既可以进行形貌分析,又可以进行成分分析的问题,本文提供仅仅依靠两个电极来进行表面分析的办法。在两电极的周围加入屏蔽套,获得了俄歇电子出现势能谱...
[期刊论文] 作者:林琳,吴锦雷,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9
Ag-BaO薄膜是一种新型光电发射薄膜材料。制备出ITO/Ag-BaO/AU三明治电极结构,在红外超短激光脉冲(hv=1.17eV)作用下,借助内场辅助方法,使得Ag-BaO薄膜的光电发射量子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钠场时的10^-7量级提高到内场偏......
[期刊论文] 作者:林琳,吴锦雷,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0
采用紫外光激发,观察到Ag-BaO纳米薄膜相对于纳米Ag膜室温条件下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致荧光增强现象。两种纳米薄膜的荧光发射主要来自于Ag纳米粒子的贡献,埋藏于BaO介质中的Ag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刘盛, 来源:贵金属 年份:2003
在真空中用蒸发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埋藏有Ag或Au纳米粒子的稀土氧化物复合薄膜:Ag-La2O3、Ag-Nd2O3、Ag-Sm2O3、Au-La2O3、Au-Nd2O3和Au-Sm2O3.通过光吸收实验研究,发现这些薄...
[期刊论文] 作者:罗骥,吴锦雷, 来源: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年份:200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DMol3程序对荷电的短开口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 结果表明, 体系的总能量随荷电量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体系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随荷电量...
[期刊论文] 作者:林琳,吴锦雷,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1999
金属纳米粒子/介质复合薄膜因其优良的光电特性和超快响应而成为应用背景很强的光电功能薄膜.采用真空沉积的方法制得了AgBaO纳米薄膜,测试到其在室温条件下的红光和蓝紫光波段的光......
[会议论文] 作者:林琳,吴锦雷, 来源:中国真空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雷,邹英华, 来源:光学学报 年份:1998
用泵浦-探测技术测量了金属-介质复合薄膜Cu-Ba-O的光学透射率在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随延迟时间的瞬态变化曲线,获得了薄膜对光的透射率迅速减小并在皮秒时间内恢复原状的实验结果。该现......
[期刊论文] 作者:迪伦·姜,吴锦雷, 来源:光源与照明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君,吴锦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以真空蒸发方式制备的金属微粒-介质复合薄膜,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微观结构缺陷,为研究它的这种缺陷,制备了Ag微粒-介质(BaO)复合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对这些样品做了正电子湮没有寿命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许北雪,吴锦雷, 来源: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2002
用真空沉积的方法制备了掺杂稀土La的Ag-BaO薄膜,与不掺稀土La的Ag-BaO薄膜相比较,光致荧光光谱的形状和峰位基本没有改变,但在整个观测波段(325-600nm)的荧光发射都有所增强,总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