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0
中国古代已出现与民间信仰相关的概念,例如唐代的佛教文献多有"信仰"一词,但其含义是指敬神的宗教情感,并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含义。民间信仰是在人民大众中自发产生的对具有超...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章认为,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各种原始自然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水崇拜作为原始自然宗教的一种类型,对道教的宇宙观、基本信仰及其它理论、神仙谱系、科仪方术等的形成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主要采用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社会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分析关羽崇拜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各自的形成、特点、价值取向,揭示两种传统各自的利弊,借此来辨识关羽崇拜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蛋为中心形成的民俗事象,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对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探索蛋俗文化的起...
[学位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 年份:2011
创世神话是讲述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国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创世神话。本论文着重研究中国创世神话早期与晚期的形态,揭示创世神话形态发展的内驱力,论证创世神话由...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古代巴人的图腾,以廪君为界,前后迥然相异,在廪君之前为巴蛇,之后为白虎。从巴蛇到白虎,无疑发生过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转换。探讨这一转换过程及其原因,将是饶有兴味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3
文章以创世方式为依据,将中国原生态创世神话分为五种基本形态:自然形成型、化生型、制造型、女子生人型、婚配型等;并对每种形态的基本构成内容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中国创世神话,由短小、单一的释源神话发展为完整的体系神话,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单一释源阶段,从旧石器时期晚期至新石器时期早期与中期。简单采集与狩猎劳作决...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水生型创世神话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神话。在中国,这类神话可分为原生态与次生态两种形态。它产生的时代距今已十分遥远,但其因子却仍存活于中国现代乃至当代诸多民俗事象......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楚地自古畅行巫风。直到晚近,湘西这块古老封闭的楚属土地,依旧沉浸在崇巫重卜的神秘气氛之中。生于斯长于斯的苗族作家沈从文,深得楚巫文化的熏陶与染濡。他的小说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中国创世神话经历由零碎、简短、残缺的原生形态到连贯、复杂、完整的系统形态的漫长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形成创世神话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原生形态、衍生...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清代文论家叶燮以气论诗,回归气的本义,其气为贯穿诗歌三要素理、事、情的生命之气。这种贯穿诗歌理、事、情的生命之气,源于诗歌所反映的客观外界的理、事、情所蕴涵的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中国创世神话的形成与发展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先民的深层心理结构,包括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结构,生与死二元对立结构,乱伦与禁忌二元对立结构,阴阳二元对立结构等,...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洪水神话是一种复合型的神话,它由原型洪水神话、水生人神话、葫芦生人神话、兄妹婚神话等融合而成。洪水神话中的关键性情节,如洪水泛滥、葫芦载人、兄妹占卜成婚、怪胎变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从民间信仰的三类主要崇拜对象俗神、灵物、符号入手,探讨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构成、演变规律。并着重探讨了传统民间信仰对当代生活的影响,认为大部分传统民间信仰已演...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章就元宵节的起源提出了与种种旧说不同的见解 ,认为元宵节起源于先秦庭燎祀天仪式 ,元宵花灯即由庭燎祀天的柴火演化而来。文章还揭示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认为 :由其来...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吉祥物是民俗信仰中能带来祯祥、辟除灾厄的事物,它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也寄托着世俗人生的美好追求与愿望。但迄今为止,这一方面的研究者寥若晨星。本文综观历代中国老百姓对现......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兄妹婚神话包括六种类型:天生型、自然形成型、大神创生型、洪水遗民型、日月型、天地型。兄妹婚神话的形成与此前产生的自然创世神话、大神创世神话、人兽婚神话等有着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自设立品牌项目后迅速发展,成就斐然,蔚为大观,但也相伴相生出现了一些亟待加以规范的问题。一是内容的拓展与制约,从文艺之乡到...
[期刊论文]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族神崇拜随其族群迁徙的历程、社会历史的转型而几经演变,经历了由向王天子崇拜到白帝天王崇拜而后土王崇拜的交接更替。不同的族神崇拜产生于不同的历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