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05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不可缺少的基础型和工具型知识。对这样一门以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体的学科,从表面上看似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数码设计 年份:2021
信息时代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系统软件的漏洞、黑客的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都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产生了威胁,存在着用户信息等盗取等安全隐患...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年份:2004
从函数、三角函数到解三角形问题,知识的承继决定了其思想与方法体系的连续;三角形是特殊的几何图形,因而解三角形与向量等兼具数、形内涵的知识必然衔接.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追......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年份:2004
数列问题的切人点是数列概念的两个方面,从项数与项的对应关系考虑,数列是有序排列的一列数,因而归纳递推是常用方法;从数列是散点函数的特征考虑,对应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数列问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09
就“传道、授业”而言,“先生”与“教师”的意思应该相同,但在我的故乡却大有区别,“先生”更多地使人想起儒雅和才气,而教师似乎只是一个职业化的称谓,由“教师”而“先生”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年份:2015
“元”是高中数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方程中的未知量是“元”,函数中的变量也是“元”.函数从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出发,基于集合与对应的思想,研究动元y对应于x的动态关系及其特征(函数性质),方程则动中求静探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函数刻画变化的“元”,方程反映稳......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中数学教与学 年份:2011
随着高中数学学习的深入,我们常常陷入两个困惑:一是无法运用已有知识迅速灵活地解决似曾相识的问题;二是面对新问题无法找到切入点,甚至无法判断问题所属类型,原因之一是类...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中数学教与学 年份:200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数学学科应“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 ,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关注对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 ,...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年份:2012
数列问题的切入点是数列概念的两个方面,从项数与项的对应关系考虑,数列是有序排列的一列数,因而归纳递推是常用方法;从数列是散点函数的特征考虑,对应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另一途径,但两个方面的思路都基于“寻找相邻项关系”,这是解决任何数列问题的关键......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年份:2011
从函数、三角函数到解三角形问题,知识的承继决定了其思想与方法体系的连续;三角形是特殊的几何图形,因而解三角形与向量等兼具数、形内涵的知识必然衔接.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追根求源,对解三角形问题的解法与思路作一些剖析.  1. 从函数思想理解解三角形的方......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2
1. 已知集合A={1,cosθ},B=0,1/2,1,若AB,则锐角θ=___.   2. 已知集合A=(-∞,0],B={1,3,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2
1. 已知集合M={x|5-|2x-3|∈N*},则M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___....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2
1. 设函数f(x)=...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2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1. 若“x∈[2,5]或x∈{x|x4}”是假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2. 若角α的终边落在射线y=-x(x≥0)上,则sinα1-sin2α+1-cos......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3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运用方程研究运动与变化是解析几何的出发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涵盖了解几何的大部分重要方法:2008年江苏高考第18题将函数零点与圆的方程有机结合考查“待定系数法”;2009年第18题考查圆的弦长公式2R2-d2,隐含了“解三角形”的方法,2012年......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年份:2011
数列就是函数,本质的共性决定其思想与方法的承继;数列的定义域是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一般中的特殊又必然使得数列问题有异于函数的思路,深刻反思数列定义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列是灵活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都是关于n的函数,特......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年份:2019
基本不等式...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年份:2018
对立事件——非此即彼反映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个概念为我们辩证地思考数学问题提供了依据,高中数学进一步地引入“补集”:在给定的数学条件或范围U约束下,若x∈A,则其对立事件x∈UA不成立,反之若x∈UA不成立,则必有x∈A成立,简单地说,对立的两个方面必有一个成立,这就是反......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年份:2014
高中立体几何侧重于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判断及证明,具体表现为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线线关系是基础也是重点.  一、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影响思维的指向  1.集合语言是描述和理解空间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  立体几何将生活语言中的“线......
[期刊论文] 作者:吉冬林,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年份:2014
高中数学以集合与函数为预备性知识,以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为载体,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逐步展现探索更一般的函数性质与图像的方法系统——导数。导数的引入既是对研究函数性质方法体系的完善,更是对前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