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9
韩宗宝的《一个人的苍茫》,是时下众多诗集中别具一格的独特之作。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和渗透到了他的“潍河滩上”。韩宗宝的“只写自己”是小我中见大我的艺术呈现。一个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淮南师专学报 年份:1994
艾青对色彩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出一种对于物象世界所特有的色彩感。这种色彩感成为他整个诗的形式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内蕴。...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淮南师专学报 年份:1997
对于新诗形式的探讨与研究,几乎是自有新诗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个话题。可是80年来新诗变化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把这一话题悬置于难以把捉的境地。当“内容决定形式”的权威与权...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诗刊 年份:1988
诗人以自己的诗作为他生命形式的呈现。一个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诗的人,他的诗留存下来,也就是他的生命留存下来。生命的价值被具现于诗中,诗人也不枉来到人...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3
中国的诗坛一直缺少可以称之为“重磅型”的长诗。长期以来,人们简单地把诗区分为抒情与叙事两种类型。这种命名方式不能说是没有道理,但它却难避简单化之嫌。事实上,由于抒情与......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8
有关女性诗歌的话题曾经是诗坛的一个热点。时过境迁之后.人们也许会逐渐关注那些被这个话题所遮蔽的一些女性诗人。某个话题被过度阐释之后,必然会显现出它的片面与不足。女性......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5
一如果说在我们当代的诗坛上,有一些属于“乡土型”和“民族型”的诗人的话,晓雪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为白族优秀诗人的代表,在社会主义祖国的诗苑中,他以其独具的特色而闪耀出艺术的光彩。晓雪在五十年代以诗评《生活的牧歌》步入文坛,以民间传说为......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淮南师专学报 年份:2000
以50年代初期世人对诗人何其芳和郭小川的错误批判为个案,对诗人因以诗的形式抒发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受到抨击,并进而对由这种心灵的关注而遭到批判的现象做出分析,认为那种为了迎......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4
人们通常喜欢用“生活的海洋”来形容对生活的一种感受。这一方面是由于海洋的辽阔和浩瀚使人感到它的博大,而生活本身的确也是如此博大的。另一方面,海洋又是千变万化和诡谲...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0
【正】 迄今为止,梁南已经出了三本诗集:《野百合》,《爱的火焰花》、《诱惑与热恋》。如果从他1945年就开始从事诗歌副刊的编辑工作算起,他投入缪斯怀抱的岁月也快到半个世...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0
【正】 自从于坚的名字在中国诗坛上悄悄出现之后,他似乎与某种一时叫人捉摸不定的气质联系在一起了。他的诗没有引起过任何的所谓“轰动效应”,但是他的名字却渐渐令人无法...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五四”以降,中国新诗在其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为所谓的“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情结”所困扰.本文只是想通过对一本诗集的两位作者的新诗作一些评析,以证明那种机械地以“传统”或“现代”作为判断诗的标准的作法,其实是一种人为的分离,在理论上是经不起......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大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7
肖铁诗歌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似乎表现为一种对事实和真相的叙述与言说上。诗人这种创作追求的蕴涵。首先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密切关注;其次是使读者从变......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0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诗歌与宗教之间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的“祭诗”之类,实际上形同“诗”与“教”的合一。因为都只是处在萌芽状态,所以赞诗与巫语是一回...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9
本文主张用'现代诗'概念取代'新诗'概念,认为'诗体建设'是一个'伪话题',现代诗的诗体应该经常处于流变状态之中,'诗体流变'不在于...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写作:上 年份:2018
《珞珈诗派》是有武汉大学共同求学背景的诗人结集出版的系列诗集,其中绝大部分出自文学院,以其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而独具特色。"珞珈诗派"的形成,无需纲领和主张的倡导,其存在本......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扬子江评论 年份:2013
当下中国诗歌创作现象的异彩纷呈,为各种具有不同阅读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层次选择的可能性。人们不能不注意到,在各具独特艺术品位和追求的诗歌创作中,所谓的"艰涩化"倾向正成......
[期刊论文] 作者:叶橹, 来源:扬子江评论 年份:2018
在纪念中国新诗诞生百年活动中,江苏作协、《扬子江诗刊》不但举行了多达20次的系列研讨活动,还约请了江苏一些知名诗人编选了上下两卷的《江苏百年新诗选》。这两卷厚重之作,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