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8
麻醉的定义1846年OliverWendelHolmes首先创用麻醉一词描述一种能施行外科手术的新现象,这种新现象是病人对外科手术创伤不能感知的状态(thestateinwhichapatientisinsensibletothetraumaofsu.........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2
监测是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延伸,是快速和连续的检查,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故是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100多年前Snow就指出,呼吸和脉...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比较客观的测定麻醉深度的方法,迄今无一令人满意。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监测临床体征及其他生理功能,如血压、心率、脑电、肌电、皮肤传导性、...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0
麻醉呼吸机已成为现代麻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在60年代初曾仿制过一种正负压麻醉呼吸机,由于耗氧量极大,以及负压在机械通气中很快被淘汰,2~3年后即停产。此后未再正...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3
呼吸监测包括肺泡与血之间的气体交换和通气的机械性能。前者常规用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后者尚无常规监测手段。而要使机械通气近似生理每次呼吸必须用合...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2
作者曾在100例N2O关闭麻醉中采用SpO2持续监测,发现中外文献推荐的“安全”FlO2和FIO2并不能保证每例病人每时每刻均无乏氧危险,只有根据实测SpO2随时调整FiO2才能保证。为扩大验证该结论,作者按与前文基本相同的方法施行N2O半关闭麻醉125例,得到相同结论,即在始终保......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59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60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63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1
如何预定N2O关闭麻醉时的FIO2一直是个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病人的SpO2始终于原水平的前提下观察FIO2的变化。100例中45例的FIO2自身是稳定的,但互不一致,波动于20~44%;另55例的FIO2除互不一致外,自身也不稳定,波动于21~52%。SpO2与FIO2不能随......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春水,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7
国产心电无创血压监测仪VM-901的临床试用林春水*史誉吾**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515)兰迪现代仪器设备公司在原BM-05测压仪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国外同类产品技术,设计生产了VM-901心电、无创血......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秦再生,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5
由于箭毒和新的麻醉技术的应用,乙醚麻醉分期已不再适用,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判断麻醉深度。本研究通过观察60例在模拟刺激和手术刺激下异氟醚0.4-1.6MAC呼气末浓度与脑电频率和波幅、额肌电波......
[期刊论文] 作者:靳冰,史誉吾,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65
在密闭法麻醉中,钠石灰能否有效地吸收CO_2是个重要问题。由于钠石灰的规格不一,吸收效率上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常按指示剂变色和使用时已不再发热作为钠石灰失效的判断依...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仲清,史誉吾,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4
连续性无创手指血压(FAP)是一新型血压测量法。本文通过对16例病人的FAP与间断无创肱动脉血压(BAP)的比较及两者差值与手指容积描记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FAP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分别较BAP高出1.1(0.2-3.1)kPa,0.6(-1.1-2.2)kPa和0.8(-0.2-3.0)kPa。......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严光于,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8
目的:编制一套多指标监测、微机统计和评分程序,用于术中随时判断麻醉深度。方法:手术病人32例,15例指标同时监测,当需要判断麻醉深度时,输入全部指标值,微机计算出总分值(M),根据M的增减来判......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王忠懋,,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7
迄今对心肺复苏(CPR)期间的肺功能障碍了解甚少,原因是这种场合往往条件简陋,除肉眼观察、测血压、有时测心电外,几乎没有其他监测手段。近年来才逐渐受人重视,目前已知的CP...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忠懋,史誉吾,,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7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每年因溺水死亡者为数不少。据美国统计因溺水死亡占意外死亡数的10%,其中5岁以下者占40%。在我国虽无确切的统计,而每年溺水病人为数也不少。溺水后可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李桂科,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61
[期刊论文] 作者:史誉吾,沈健藩,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6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