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1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4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乳腺癌病人可长期生存,达到临床治愈。其中,手术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
[学位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2007
第一部分shRNA-CXCR4对人乳腺癌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CXCR4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shRNA- CXCR4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MDA-MB-435s CXCR4基因表达及蛋...
[期刊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7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一二位.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
[会议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第六届/中-法(国际)乳腺癌高级学术论坛 年份:2014
[学位论文] 作者: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1997
该文共研究59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抗FⅧ-RA染色肿瘤及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切片的血管内皮细胞.人工计数肿瘤内微血管数(IMVD),计算机图像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王鑫,厉红元,, 来源: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年份:2017
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晚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地消灭病灶癌细胞,临床降期,增加保乳手术率,是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申媛媛, 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15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牟鹏,厉红元,,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份:20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方法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临床意义、适用范围、常用药物及方案、疗效预测因子及其与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关系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秋娟, 厉红元,,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8
1病例报道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无痛性渐进性增大包块半月入院。查体示:双乳对称,左乳12点钟方向距乳头6 cm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5 cm×2.0 cm的质硬无痛肿块,双侧腋窝及...
[期刊论文] 作者:车艺,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03
目的:探讨p53、C-erbB-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9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p53、C-erbB-2的表达,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率对比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车艺,厉红元,,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静, 厉红元,, 来源: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2004
乳腺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DCIS-MI)是指癌细胞突破乳腺导管基底膜,且浸润灶最大径不超过0.1 cm。DCIS-MI被认为是一种介于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中间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伦,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将示踪剂行乳晕下注射与肿瘤周围注射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90例临床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其中40例病人术前于乳晕下注射1.0mc...
[期刊论文] 作者:车艺,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03
目的 探讨p5 3、C erbB 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 5 9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 p5 3、C erbB 2的表达 ,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
[期刊论文] 作者:杨程 厉红元, 来源:延边医学 年份:2015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钼靶摄片、乳腺B超,磁共振等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但是,最终确立是否为乳腺癌还需要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目前常用微创活检方法主要有四种: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空芯针穿刺活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强,厉红元, 来源: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年份:2013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是女性外在美的表现.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及治愈率均呈上升趋势,手术范围也呈缩小趋势.Schneider等[1]于1977年首次成功应用背阔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经30多年临床运用与改进,证实在肿瘤学上是安全的[2],此术式对维护患者术......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厉红元, 来源:健康世界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谢勤丽,厉红元,,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15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作为乳腺癌术后一线辅助化疗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初治乳腺癌术后患者190例随机分成2组,NP组101例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TEC 组89例给予多...
[期刊论文] 作者:彭建珩,厉红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15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蛋白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apy,NAC)前后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间接受NAC(方案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环磷酰胺)的1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