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卢思广, 来源:2007中国儿肾中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2007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表现之一,虽然多种原因均可以引起血尿,但是它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临床上,一些患儿往往因为血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恰当处理而错失治疗良机,发展到ESKD,......
[学位论文] 作者:卢思广,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1993
[会议论文] 作者:卢思广, 来源:第二届江浙沪小儿肾脏病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民,卢思广,,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8
早在1925年,Fahr研究脂性肾病时,报道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的现象。1957年,Rich在对死于肾病综合征儿童的尸检后首先使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
[期刊论文] 作者:赵彤,卢思广,,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目的明确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
[期刊论文] 作者:董晨,卢思广,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0
目的探讨阿霉素直接作用下大鼠肝细胞肝脂酶活力的变化。方法用胶原酶灌流-差速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肝细胞,观察10^-6M阿霉素孵育2h后肝脂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肝脂酶活力较对照组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雅婷,卢思广,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年份:2017
IgA血管炎(IgAV)是儿童最常见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小血管、关节、消化道及肾脏,其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环境影响,引起自身免疫...
[期刊论文] 作者:卢思广,高梅,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产生激素敏感性肾病与难治性肾病的判别函数,了解引起肾病难治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SPSS软件包,对激素敏感与难治性肾病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和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
[期刊论文] 作者:高莉莉,卢思广,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比较感染组在感染组临床资料后,利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肾病患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判别方程。结果 101例肾病患儿,总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卢思广,李国民,,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卢思广,沈琪,,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7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内皮细胞不仅参与调节血管运动,维持自身稳定和触发炎性反应,且在肾脏生长发育、功能成熟和结构重塑等多个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在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C......
[期刊论文] 作者:何敏,卢思广,, 来源: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份:2011
30多年前,研究者发现了大量具有解除特异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在1975年,这些细胞被命名为抑制细胞,即目前的Treg细胞,它可抑制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Treg细胞表面高表达CD25......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民,卢思广,,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2008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肾脏病理改变,以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常染...
[会议论文] 作者:陈宁宁,卢思广,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董红,卢思广, 来源:第二届江浙沪小儿肾脏病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鸣,卢思广, 来源: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年份:2004
相对胞内受体而言,糖皮质激素膜受体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另一种形式的受 体,在糖皮质激素的快速效应及诱导某些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有...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京京,卢思广,, 来源:黑龙江医药 年份:2013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aceglutamide)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100只出生7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E模型组和乙酰谷酰胺...
[期刊论文] 作者:焦玉清,卢思广,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2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栓塞后的门静脉建立侧支循环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彩超用于检查腹部血管,本病的发现渐趋增多.然而,CTPV合并血尿者,国内鲜见报道.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卢思广,姜新猷,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目的 查明内髓集合管细胞ATP酶的水解活性和哇巴因的特异结合的变化,以理解阿霉素肾病钠潴留的机制。方法 对培养的大鼠内髓集合管细胞,给予阿霉素刺激,然后用生化及同位素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卢思广,姜新猷,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目的 确定阿霉素肾病大鼠内髓集合管钠潴留的机制。方法 测定培养大鼠的内髓集合管主病理状况下的Na摄取。结果 培养细胞经10^-11mol/L的阿霉素处理后4d,Na的摄取由对照细胞的9800±700mmol/(g蛋白.min)增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