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2000
台湾糖业研究所自 190 2年成立 ,至今已有 90多年的历史。该所的甘蔗育种研究随着台湾糖业由无到有 ,再到辉煌发展 ,而今下降衰退的变化 ,他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有计划...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7
为了探讨解放后我国甘蔗栽培品种几次较大更替的内在原因,我们在比较了竹蔗、POJ2878和台糖134等3个品种叶肉细胞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基础上,应用石蜡切片法,又进一步对它们不...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种及品种的甘蔗,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叶片进行解剖处理和观察比较,发现在甘蔗叶片内,两个大型维管束之间,依次间插排列着小型和中型维管束。两个大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水,卢川北,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4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 10 0组玉米杂交种观测数据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玉米的穗位高与株高之间存在直线关系 ,穗位高 y对株高 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2 6 .2 85 5 +0 .5 99x,经过...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戴艺民, 来源:甘蔗(福建) 年份:1994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水,卢川北,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1
通过多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的13个亚热带玉米优良种质在本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试验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引进的玉米杂交种CM...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水,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0
通过多重复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从国际玉米麦改良中心引进的30个亚热带玉米优良种质在本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试验处理间的差异在到0.001显著水平;引进的玉米杂交种CML323×CML226的公顷籽粒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戴艺民,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5
食糖是人们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医药等两千多个商品的原料.福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甘蔗生产,福建历来是全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单产名列全国部矛.1...
[期刊论文] 作者:洪月云,卢川北, 来源:甘蔗(福建) 年份:1997
于1992-1995年观测了应用固定日长中蓝光与远红光辅助光照成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并初步搪塞了斑茅花粉贮存技术,结果表明:(1)同安果蔗,马鞍果蔗和闽糖70-611的始花期较其它亲本迟一个月......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洪月云,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4
应用改进的F-BSG法,对福建省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马鞍果蔗、浦城果蔗和崇安果蔗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分带处理。它们的染色体数2n均为80,属热带种(SaccharumofficinarumL.)。除马鞍果蔗染色体的基本带型为6C/CT+74C/C以外,其余......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洪月云,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5
作者在应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光作辅助光照,于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马鞍果蔗(SaccharumofficinarumL.)和福建省主栽品种闽糖70-611、......
[期刊论文] 作者:洪月云,卢川北,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7
应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光作辅光照诱导甘蔗开花,使甘蔗与抗闻 及再 强的斑茅,等,通过解决母本花穗去雄,父母本花期不遇和属间杂交不孕等一系列障碍,实现属间杂交成功,定向培育......
[期刊论文] 作者:洪月云,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1998
在低温与干旱胁迫下,探讨了牧草蔗新品系和耐寒和耐旱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牧草蔗94-42在低温胁迫下,其相对质膜透性的变化最小,活体抗寒鉴定的存活率最高,有较强的耐寒性;在干时胁迫下,牧......
[期刊论文] 作者:曾日秋,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2004
牧草是重要的饲料资源,享有“绿色黄金”的美誉。发达国家正是依靠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才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而畜产品大都由青草......
[期刊论文] 作者:洪月云,卢川北, 来源:甘蔗(福建) 年份:1994
通过对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和内蒙古等少(区)8个产地沙棘籽油的成分分析,并调查了北京、辽宁和陕西等省(市)6个生产厂和研究单位对于沙棘籽油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首次制......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洪月云,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3
将难开花的果蔗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其中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分别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甘蔗栽培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水,卢川北,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1999
为了探索地处南亚热带的福建漳州地区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 11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 2 5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杂交种...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洪月云,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7
闽糖70-611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1970年以CP49-50×台糖134,从F1代中经“五圃制”选育出来的,系福建、云南两省继台糖134之后的第三代甘蔗当家种,18种来累计推广种植41.33万h,^2,社会效益7亿元。......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戴艺民,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5
甘蔗组织培养中,在前人报道使用N6(或MS)+2,4-D2.2mg/L,从外植体上产生的愈伤组织直接诱导出胚状体的基础上,再加进水解酪蛋白1.5g/L,,胚状体的诱导率显著提高,再生植株的蔗茎工艺成熟期株高比蔗茎苗植株平均......
[期刊论文] 作者:卢川北,洪月云, 来源:中国糖料 年份:1998
纬度和品种是影响甘蔗开化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拔地拉,黑车里本,闽糖70-611,粤糖57-423等难开花的重要亲本人工诱导开花的研究,已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内容。本研究采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