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19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极为普及之年代,很多人认为古老的算盘早应存放于博物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算盘有中国算盘和外国算盘之分,外国算盘的确已经进博物馆了,而中国算盘不但...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齐鲁珠坛 年份:2004
珠算的二元示数概念是相对于笔算的一元示数而言的。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均发明有记数法,但据现有史料查证和研究发现,只有中国珠算可以二元示数。一、珠算二元示数及...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探讨了经典Catalan数在东、西方发现的年代和历史,特别介绍了中国清代数学家明安图(1692?-1763?)在17世纪30年代对Catalan数的首创性工作和应用.列出30种Catalan数的有关公式...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2
以朱载土育的部分数学成就为例 ,对西洋数学与中国古代数学在思想方法和算法方面进行了比较 ,从而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尤其是其中的机械化思想在算法设计方面优于西方 ....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刘徽中所蕴涵的科学思想可谓极其深邃.逻辑思想、重验思想、极限思想、求理思想、创新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和言意思想等均是其科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刘徽集各家优秀...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 年份:200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珠算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珠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新时代是小学珠...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 年份:2012
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源远流长,从公元11世纪西周官学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来,古代数学经历了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初创时期,秦汉的形成时期,隋唐元的鼎...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齐鲁珠坛 年份:2014
(上接2014年第一期)四、从优因数学教学实验成果看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方法用于改进现代数学教育的独特作用优因数学是把珠算符号、模型,率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这三大优秀...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全科护理 年份:2013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临床专科护士角色功能、临床培训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我国当前临床专科护士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为我国临床专科护士......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多方面是世界领先的。就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成就,说明中国古代数学是机械化数学,而且与西方的公理化数学形成了数学发展的两大源泉。在世界数学的发展历程中,机......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齐鲁珠坛 年份: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珠算心算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财办发[2019]22号)发布以来,珠算珠心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关于加强珠算心算传承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齐鲁珠坛 年份:2015
2013年12月2日至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首府巴库召开,笔者作为中国珠算申遗工作组成员参与了会议,亲历了12月4日17时23分(巴库时间,北京...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20
历史上,由于珠算广泛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因而社会上很多人对珠算是否能对分数进行运算,或者是代数运算不太了解。实际上,珠算不仅能解决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08
在对笔算和珠算进行对比分析以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否则就会出现不知所云和莫名其妙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就要求二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否则就没有可比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04
“乘除借欠用因归,乘借因来后损之;除借数归还借数,粮应此法少人知。”用现在的话就是补数、负数在乘法中的应用,也可以归到“补数乘法”中,只不过是取法数的一部分补数,而不是取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04
直到今天,珠算与笔算仍然是主要的人工计算方式。而且知道笔算的人更多。特别在数学课程中,更是笔算一统。虽然数学教学中用珠算(珠心算)会更好,但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多,数......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11
在常规的教学实践中,偏理论的课程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偏技能的课程比较重视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珠心算课程兼有理论课和技能课的特点,这就要求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既要重......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19
朱载堉不但是被世界誉为“乐圣”的明代科学艺术巨星,而且也是明代三大珠算家之一。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焦作沁阳市)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英, 来源:珠算与珠心算 年份:2004
现在的珠算书中,对珠算乘法是相当重视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介绍许多珠算乘法的方法,甚至说是发明了某某珠算乘法。其实,王文素在《算学宝鉴》中对各种珠算乘法作过详细研究,对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