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 年份:1989
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宝应元年(762),终年六十二岁。李邕生于上元元年(674),卒于天宝六载(747),终年七十三岁。李邕比李白大二十六岁。李白集中有五首诗涉及李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4
李杜晚年何尝有“隔阂”──杜诗郭解商榷之一刘友竹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李杜间始终纯真深厚的友情进行了抹煞,使李杜的关系蒙上了重重阴影。这里需要辨析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6
本文对高适、杜甫之间相隔九年之久的人日唱酬诗作了新的解读,联系两人交往的史实和相关作品,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和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认为杜甫“凄凄求友”,笃于友情,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对仗,是近体诗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汉学多为单音词,分四声平仄,易于对偶,这是汉诗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杜甫极精此道,极多创新,极富成果.学杜者代不乏人,而当代作家聂绀弩早有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8
聂绀弩说“骚卷长撑宇宙间”(《端午节陶然亭诗会因病未赴率成一律》),显然出自杜甫“诗卷长留天地间”(《送孔巢父谢病归江东兼呈李白》)。杜甫此句意在赞美孔巢父,但孔巢父一首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拙文《李白的出生地是条支》对郭老的两个碎叶说提出了不同意见,论证了“只有碎叶水畔的碎叶城,根本没有焉耆碎叶城”。李从军同志《碎叶与李白生地》认为“这个焉耆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本文以切实的资料 ,考证出崭新的结论 :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曾在青城山修炼 ;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 (即青城山 )” ,“东严子”就是与他“弱龄”订交、结为“异...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湖南文史 年份:2002
百业常登大有年,九州同戴艳阳天。楼高争揽重洋客,仓满多亏百谷仙。...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师专学报 年份:1993
蒋志、丁稚鸿二君针对拙文《李白与青城山》(《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九辑)写了《李白未隐青城辨》一文,发表于《绵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三期,后又改题目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8
本文考证了杜甫《丈人山》一诗中“丈人山”、“丈人祠”的地理位置。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u Fu “Zhang Shan” a poem “Zhang Shan Shan ”, “Zhang ancestra...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现存不是"遗珠"而是赝品.诗中所指地名既不符合当时地理区划命名,诗文手法也平庸粗糙,缺乏灵性和余蕴,而何以留传至今,是一待解之谜....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6
李白有“谪仙人”、“酒仙翁”、“青莲居士”三个别号,就中以“青莲居士”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后人常称李白为“李青莲”。 李白为什么自号青莲居士呢?明人陈继儒《眉公...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 年份:2004
李白受永王璘“谋反”的牵累,被肃宗朝廷判处长流夜郎。其戍地是珍州夜郎县(今贵州正安县)。李白究竟到过戍地夜郎县没有?他说:“半道承恩放还”,究竟是中途遇赦呢还是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1
近日读到詹杭伦同志的新著《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觉得这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学术专著,很为他基于辛勤耕耘而获得的这一新的成果感到高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7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稜稜,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李白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宋十六璟》一诗,宋蜀本于题下注云:“疑乌江及宗字误。”为此注者可能是曾巩。他不了解宗璟乃李白妻弟,胡震亨已辨之甚详,兹不赘。曾巩持巫山遇赦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竹,,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6
总数达二千多首的《钟树梁诗词集》中有许多组诗组词,组诗如《读杜诗七首》、《咏蜀中女才人九首》、前后《步少陵(秋兴)韵八首》、《读书杂咏八首》等,组词如《十哀词》十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