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7
复杂性理论把“超越还原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纲领。然而,对还原论的相关讨论却常常带来混淆。本文从更为广阔而深入的思考角度,把还原论区分为本体论层面的“还原论信念”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份:2002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共同构成了创新行为演进的主要形式,它们是同一创新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知识创新是技术变革的基础,技术创新的实践反过来又能不断拓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决定论问题是哲学和科学领域内的一个复杂问题。复杂性科学使决定论面临巨大冲击,动摇着经典科学基于简单性信念的世界图景,引发持续不休的论争和困惑。通过对相关重要观点进...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5
当前复杂性研究面临一个话语的“复杂性丛林”,关注用语的界定应当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着重梳理、比较了盖尔曼、西利亚斯和苗东升对复杂性概念的一些词源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在当今时代,一个组织如果要发展壮大,它学习的速度就必须快于(或者至少要等于)外界环境变化的速度。于是,组织的学习和学习的组织这一对孪生概念,作为对当代组织竞争基本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复杂性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其深刻思想已渗透到科学、经济、管理、社会等各个领域中,从哲学角度思考复杂性是当下时代的重要使命。文章把复杂性哲学的任务概括为:澄清复杂性思...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15
存在与演化是两种宇宙观,也是建构科学范式的形而上基础。存在论范式主张以不变的“存在”来认识世界,其内核包括不变实体、严格决定论与还原论、齐一性。演化论范式主张以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知识流动"导致创新的演进,而知识的流动过程就是信息沟通的过程.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知识流动效率,网状、互动性的信息沟通创新是创新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8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回溯改革开放30年,庆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3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复杂性研究角度极多,彼此研究界限高度交叉却又互不相同,犹如一个“复杂性丛林”.我们试图从哲学视野把当代复杂性理论纳入四种较为基本的理论基点(“客体-复杂性”、“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整体通常被视为某种区别于个体心灵之外的"实在",如实体整体、关系整体及法则整体,这一传统定位有很大局限.在新的方法论视野下,整体是一种方法,一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途...
[学位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 年份:2001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近现代科技史与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主因,科技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熊彼特最早从机制上考量了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创新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8
中国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呈现为边缘处的多元形相,既是重要的研究生政治教育的事业建制,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并呈现出多种形相交又的演进过程。本文透过这些不同的形相,力求揭示出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实质、存在危机及可能的未来转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的核心不是个别术语、零散观点的争论,而是研究纲领的全面较量。深入剖析这些论争的逻辑内核,可建构出一个涉及存在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论争框架,核心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9
什么是自然律,它是实在本身还是由科学定律所限定的某种描述与解释?什么是必然性,科学中的规律必然性内涵究竟是什么?本文在对“规律”与“必然性”多种内涵揭示的基础上,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21
什么是整体及其部分,不仅是形而上学的难题也是当代整体论的基础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整体与部分是描述事物存在的普遍范畴,而不同题材的整体论在形式上可呈现为整体与部分及其关系的不同界定.形式分析表明,整体与部分的词项界定依赖于整体与部分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史志乐, 刘劲杨,,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4
还原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明确的区分就会对还原论产生误解。深入剖析有关还原论的论争,可以将其分为本质层面、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方法论层面四种形相。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邓月影,刘劲杨,,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一定意义上,美学的展开就是审美范畴的展开。在基于还原论的传统关学的视野中,悲范畴是一个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或类型,强调以合理的分割和严格的区分来实现对悲的诠释。在复杂性......
[期刊论文] 作者:邓月影,刘劲杨,,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艺术市场空前繁荣的当下,艺术与市场存在着深层矛盾:一方面,当代艺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市场的运作;另一方面,艺术市场的功利本性又从根本上损害了艺术本身,"去艺术化"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劲杨, 李健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