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 来源:农家致富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7
小麦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密度过小,小麦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难以获得较高产量;若密度过大,小麦易倒伏,造成减产。作者于1982——1983年对豫麦2号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 来源:豫西农专科研汇刊 年份:1983
一个新育成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看它是否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本文试图应用基因型方差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品种的主效和品种与地点互作的基因型方差,来了解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01
一忌以陈规陋习为依据不少调解员在做调解工作时不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而是习惯于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 一些老规矩处理纠纷,结果往往做出了明显违背法律法规的调解。出嫁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民,刘丰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对1963~1993年10个大面积种植的代表性玉米杂交种进行了2年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玉米杂交种育种的遗传增益为68.98%,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为22.77%,河南省玉米育种对玉米增产的贡献为64.05%,在诸产量组成性状中,穗粗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张淑敏,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7
根据1990~1992年进行的高产栽培试验,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灌浆参数;用通住分析、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白选杰,, 来源:豫西农专学报 年份:1989
作者根据近几年的试验及大田生产调查,摸索出五项全苗技术要领:1、旱(?)地块要适宜,必须有灌溉条件;2、选用良种细处理,杂交稻以秀优57、黎优67等较好,常规稻以郑州旱粳较好,...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万松,刘丰明,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0
豫麦10号已成为我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之一。为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该品种,以加速其推广,现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分15个问题,系统解答如下:1、豫麦10号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张妙霞,,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8
1982年以来,河南省水稻麦茬早种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面积达到5.2万亩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3437.25公斤。在此发展过程中,1983年开始试种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杂交粳稻...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张妙霞,,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8
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尤其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池改革耕作制度,发展水稻早种,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86年全国水稻旱种会议提出了发展指标,在“七五”期间,要从现...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张妙霞,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88
1982年以来,本省水稻麦茬旱种有了较快的发展,1989年面积达到5万2千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3437.25公斤。自1983年开始试种了辽宁农村院培育的杂交粳稻秀优57,近年推广证明,它具...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白选杰,, 来源:豫西农专学报 年份:1984
豫麦2号(原名宝丰7228)是宝丰县农科所选育出来的一个小麦新品种,据我们对1980—1981年省内五个地、市农科所品种区试产量结果分析,在参试的八个品种中,该品种的主效最高(比...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焦改英,, 来源:豫西农专学报 年份:1984
当前,在淅川县玉米生产上,存在着缺乏丰产潜力大的品种以及盲目加大施肥量等问题,为了选用适宜的玉米高产品种,并探讨其在较好水肥条件下适宜的密度和追肥量,为夏玉米高产栽...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白选杰,,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8
秀优57,即杂交粳稻“秀岭A×C57”,由辽宁省农科院育成。1983年以来,我省多点试种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等优点。特别适合麦茬移栽或麦茬旱种。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张赞平,, 来源:豫西农专学报 年份:1988
本文针对我省水稻旱种生产情况,阐述了:旱种稻田的主要杂草;旱种稻田比较理想的化学除草剂品种、用量及配方;旱种稻田化学除草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为推广化学除草技术、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民,刘丰明,李雪英,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对1963~1993年10个大面积种植的代表性玉米杂交种进行2年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玉米杂交种育种的遗传增益为68.98%,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为22.77%。河南省玉米育种对玉米增产的贡...
[期刊论文] 作者:史国安,付国占,刘丰明,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97
试验用两种种衣剂包衣的小麦种子,研究了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以及某些与植物抗逆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变化。两种种衣剂均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积累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陈钟鸣,陈菊娥,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年份:1990
我校广大教师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科技兴农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做法是:组织科研攻关;狠抓成果推广;培养技术人才;兴办科技产业...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丰明,杨振国,郭兰英,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1988
一、改进普招录取办法 在历年高考中,报考农业院校的人数都比较少,因为从事农业确实比较艰苦。苏联对农业、采矿等国民经济急需而报考人数不多的专业,在招生上采取优待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