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刁红丽,,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11
在各种营养缺乏的情况下,藻胆体的降解会引起蓝藻细胞的颜色由正常的蓝绿色转变成黄绿色,这种现象被称为“褪色”或“光漂白”。虽然已有研究表明NblA与藻胆体的降解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沈韫芬,等,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03
采用快速PFU微型生物群落毒性试验法对铜,铅,砷的联合毒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相加指数法评价其联合效应。结果表明,Cu(Ⅱ)与Pb(Ⅱ),Cu(Ⅱ)与As(Ⅴ)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Pb(Ⅱ)与As(Ⅴ)的联合......
[期刊论文] 作者:周婷,刁红丽,陈晓国,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蛋白酶对于细胞保持结构、适应变化和维持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别概述了蓝藻中Clp、Deg、FtsH蛋白酶的蛋白组成、结构特点和细胞内功能,重点讨论了这3类蛋白酶与光合系统反...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 夏世斌, 黄永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8
以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为例,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进行了设计和建设,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环境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 甘春晖, 周明, 赵开弘,,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Anabaena.sp PCC7120别藻蓝蛋白ApcE(1-240)的一系列缺失突变体基因:apcE(14—240)、apcE(25—240)、apcE(63—240)、apcE(85—240)、apcE(121—240)、apcE(133......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刘国光,沈韫芬,范晓鹏,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04
采用快速PFU微型生物群落毒性试验法对铜、铅、砷的联合毒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相加指数法评价其联合效应.结果表明,Cu(Ⅱ)与Pb(Ⅱ),Cu(Ⅱ)与As(Ⅴ)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Pb(Ⅱ)...
[会议论文] 作者:刘国光,刁红丽,沈韫芬,范晓鹏, 来源:第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本文采用快速PFU微型生物群落毒性试验法对铅、铜、砷、铬四种重金属的急性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铜、砷、铬四种重金属对微型生物群落的毒性顺序为:Cu≥Cr(Ⅵ)>P...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 夏世斌, 黄永炳, 刘艳丽,, 来源:教育现代化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杨列,夏世斌,黄永炳,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21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环境类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环境微生物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教...
[期刊论文] 作者:刁红丽 夏世斌 陈晓国 黄永炳, 来源:高教学刊 年份:2021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环境微生物学为例,分别从课程定位和目标设定、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特色与创新总结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黄敏,吴丽,刁红丽,黄永炳,陈晓国,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年份:2021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教育中优化课程结构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环境类本科专业发展对现代生物科学知识需求的日益突出,基于当前环境类专业所开设的《生物化学》、《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郁丽萍,吕静,章诗辞,刁红丽,夏世斌,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8
以柴油作为唯一碳源,经过富集驯化,筛选出7株石油烃降解菌单菌,并分别测定其对柴油和油基钻屑的降解效能,利用其中4种菌(K-2、K-3、K-6和K-7)构建复合菌群对油基钻屑进行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丽,黄敏,杨列,刘静萱,刁红丽,刘艳丽,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年份:2021
2020年突发特殊情况,学校无法正常进行线下教学工作.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响应全国“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都采取了在线教学的方式.本文从所教授...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群,刁红丽,周博逊,余龙,梅欣睿,夏世斌,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9
以我国开发的页岩气田为研究背景,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页岩气开发全过程中的钻井、试气、采气等3个环节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来确定其碳排放边界和存在的碳排放源,并建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的碳排放核算模型。根据上述核算模型,针对我国某页岩气田特征,确定......
[期刊论文] 作者:万芳, 焦淑倩, 刘琪, 张曦丹, 刘恩栋, 刁红丽, 夏世,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16
首次构建了以生物质活性炭纤维笼电极为空气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biomass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ageshaped 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BACFC-ACMFC),并以厌氧污泥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