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现有的语法论著在讨论动词时,都不谈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动词以及动词性词语的问题。其实,比较细致地描写和分析这一语法现象,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考察和说明,很有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主要着眼于近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由三者的比较中抽绎出某些结论。近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最大不同是:1.新的语法手段的出现、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14
《全球华语词典》是一部特点突出的新型工具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从收词与立目、字母词的处理以及词语的解释与说明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5
在海峡两岸语言差异与融合的对比研究中,人们主要谈论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大陆向台湾靠拢的各种表现,而对另一个方面,即大陆普通话对台湾的影响以及后者向前者...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以定代中现象是当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词汇、修辞现象,以往的研究很少。相关形式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及受关注程度比较高...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对现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总结,分为已经完成的变化和正在进行的变化两种情况,并且对造成变化的各种原因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2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产物,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当代的汉语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巨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新词语不断地产生,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使用范围之广,远...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语素词的来源还可延及普通话区以外的汉语区域。在语素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与制约语素词独立成词与否的主要原因,即新组合形式数量多少及其使用频率的高低、新旧义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为便于学术期刊论文信息的传播交流及检索利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编排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近年来,语言学期刊在论文写作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有一些语言学论文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章试图为观察和了解现代汉语的阶段性发展变化寻找一个新的角度,这就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现代汉语量词意义的阶段性发展变化,最后对其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结合现代汉语史的理论和方法,以语言潜、显理论为依据,对现代汉语量词的潜显运动进行考察和分析,讨论以下三个问题:量词的显现,量词的潜藏,量词“显-潜-显”的变化,对造成上...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8
目前,内地与台湾话差异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已经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方面。本文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当今台湾话(即在台湾流行的"国...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1
随着字母词的汉语词身份得到比较普遍的承认,字母词中外来字母的系统归属和定位等问题也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认为它们也属于汉字?这一问题向传统的汉字观提...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的暴力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前者在校园语言、体育界用语、社会用语以及文人用语等中都有十分明显的反映,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沿用文革...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7
本文对现代汉语修辞史的定义和学科性质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从其与汉语修辞史、现代汉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史关系的角度,讨论了现代汉语修辞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两岸四地“将”字句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多,但是语义类型却有不小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大陆多为[+强处置性、弱致使性],而台港澳地区则多用[+强致使性、弱处置......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语言战略研究 年份:2017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当前,全球华语或大华语已有差不多三十年的历史了。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主要着眼于共时平面,以两地或多地之间的差异描述以及相关的分析解释为主要内...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积极义被动"获"字句与"被"字句有相同的一面,但是差别明显,主要表现在语义倾向差异、标记词"被"与"获"有虚实之别、用法有差异及文白之别四个方面。在现代汉语阶段,"获"字句的使用经历......
[期刊论文] 作者:刁晏斌,,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3
两岸四地“被”字句及其使用有同有异。就异的方面来说,台港澳三地受外语的影响更大,因而使用范围有较大的拓展,在句子结构上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从语义来看,大陆[+如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