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没有最后完成的一部著...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师院学报 年份:1979
欧洲哲学史上,历代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范畴问题进行过探讨。随着哲学的发展,范畴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明确,范畴的数目不断增加,范踌的内容以及范畴之间的相互...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0
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包含着辩证法的成分,是黑格尔的矛盾学说的重要的思想渊源。研究黑格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法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4
【正】 近几年来,我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进行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结果?除了某些超学术的因素的干扰外,争论各方在...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78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黑格尔哲学的最基本的命题。这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黑格尔正是通过这个命题在他的极端保守的哲学中隐藏革命,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刚刚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要求。 在一些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论著中,......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近年来,哲学史界开始注重哲学范畴发展史的研究。随着哲学范畴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哲学范畴史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或方法论问题提出来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想就西方哲学范......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这个命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概括地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的实质讲......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康德(1724—1804年)是十八世纪末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大卫·休谟(公元1711——1776年)是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欧洲近代哲学史上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休谟哲学对后来欧洲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价值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关注。在历史上,哲学家们都力求建立一个包括真、善、美在内的完备的哲学体系。随着伦理学、美学逐渐离开哲学形成独立的科学部门,哲学便成了关于认识(“真”)的科学。这样,哲学所要解决的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在我国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历来比较重视,论著颇多。但是,比较全面地系统地阐发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专著并不多见。张澄清同志的专著《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这是十分可喜的。全书由七章构成。第一章着重论述了黑格......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1
十八世纪末,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宗教、反对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的斗争相呼应,康德高举“理性”的旗帜,用他的三个“批判”构成了一个“真”、“善”、“美”统一的批判哲学体系,推倒了陈旧的莱布尼茨——......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8
一在伦理学中,道德评价问题恐怕是历代哲学家、伦理学家争论最多、分歧最大、斗争最激烈的一个问题,可见问题之重要和复杂。在道德评价问题上,伦理学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角度:在道德活动的动机、行为和效果三个环节中,着重研究对行为的评价,并把动机或效果看作......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师院学报 年份:1980
【正】 一、“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8页)——人们对马克思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这个正确而重要的论断,一...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师院学报 年份:1981
【正】 长期以来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主张思维和存在同一性,费尔巴哈反对思维和存在同一性。这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往往导致人们对德国古典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四关于功利关系人的功利需要和满足虽然首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为生产关系的变更所制约,但它又是直接地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功利关系实现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我在拙文《关于价值判断的特质》(《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中曾建议创立一门新学问:“功利学”。我认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功利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填补价...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常健,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读了陶伯华同志《怎样区分主体结构中的理性成份与非理性成份——与冒从虎、常健同志商榷》①一文后,看到拙文②中所提出的“应当注意对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成份的研究”这一基......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常健,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为了正确处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主体结构问题。这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我们认为,在考察主体结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成分及其和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冒从虎,郜庭台,,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9
黑格尔哲学不仅是西方古典哲学的总汇、西方现代哲学的出发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按理论前提。认真发掘、继承这份历史遗产,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但是,黑格尔哲学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