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主要从四个维度探究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即:量的性质、量的有无、量的大小、量的变化。每个维度上都以实际的语料调查为基础,进行形式与语义两个方面的分析。经过考察,本...
[学位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 年份:2005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开创时期(1898-1936)、革新探索时期(1936-1949)、普及发展时期(1949-1978,包括1966-1977 的停滞时期)、繁荣发展时期(1978-)。我...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6
本文将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按照构词方式分类,通过不同构词方式的心理动词与"心理动词+N+次"和"心理动词+N+回"两种结构的共现情况,考察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动量性.并指出与"动作动词+N+次/......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2016
本文基于对商务汉语教学现状与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商务汉语课堂教学实践,论证教学改革与新课型建设的必要性,详细介绍“商务交流专题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旨在提出商务汉...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6
本文基于对商务汉语教学现状与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商务汉语课堂教学实践,论证教学改革与新课型建设的必要性,详细介绍'商务交流专题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旨在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每”与“各”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词汇,其用法应该是汉语学习者在初级最晚在中级阶段应该掌握的。但是在当下使用比较广泛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每”......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东南传播 年份:2014
本文从词法、句法两个方面考察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程度量表达方式,词法方面与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句法方面重点分析了“程度副词+心理动词”这一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4
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心理动词最显著的性质首先在于其边缘性,其次在于其主观性。...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3
本文从心理动词与时态助词、心理动词与时量词语、心理动词与动量词语三个方面出发,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心理动词时间量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此基础上推动心理动词量性特征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0
“刚好”类副词是一种多功能的副词,可以跨越空间、时间、程度、情状等语义类。这种多功能性体现了认知中“点”概念的泛化,是共时现象,也是历时隐喻过程的体现。本文通过跨...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7
以动宾式“发+X”组合的认知语义考察为基础,分析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基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指出此类心理动词在构词上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年份:2015
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中文应用》课程的开发设想,介绍了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课程设置的特点、课程开发的步骤、课程设置基本框架等4个方面,并就课堂教学进行了举例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以“X+种+心理动词”与“X+容载量词+心理动词”两种结构来考察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物量表达方式,有助于探寻心理概念的类化与物化的语言体现,前一种物化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有扩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兰佳睿,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2
摘 要:本文分别考察了呼和浩特话的人称代词“俄”与“/nia/”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和社会意义。指出“俄”是呼和浩特话中特有的人称代词,是方言与普通话相糅合的产物。“/nia/”在呼和浩特话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第一人称用法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第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