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0
我国是食用豆类资源丰富的国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食用豆是人类植物蛋白来源这一,其蛋白质含量约为20~40%,比禾谷类高1~3倍,比薯类高3~5倍,比畜产品的含量也高。例如,瘦猪...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1990
绿豆属清热类药,有清热解毒、抗炎、利尿消肿、促进吞噬功能的药理作用。绿豆汤是我国传统清热解毒饮料。作者采用中草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分析出绿豆及其水煎液含鞣质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1990
食用豆不但是人类植物蛋白来源之一.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可清热解毒、抗炎、利尿消肿,健脾补肾.作者采用中草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分析出食用豆类含花青素、鞣质以及生物碱,香...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3
黑米是祖国古老的食品文化遗产,在欧美各国流行的黑色食品浪潮中,国内黑米功能食品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就黑米的食疗功能、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新途径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4
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技术(IEF)具有准确、快速、分辨率高的特点.作者对IEF-PAGE电泳制胶及酶染技术进行改进,应用于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工酶类型鉴定,获得很好效果,大大降低实验成...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3
一、绿豆的营养特性绿豆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绿豆含有22%~25%的蛋白质,比禾谷类籽粒高2~3倍。绿豆含50%~60%淀粉,热能总量为306千卡。按照Hansen评价标准,属优质食物。绿豆球...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张太平,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8
以黔南、黔西山区海拔300 ̄2010m种植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进行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种质的鉴定筛选,结果表明,海拔310 ̄2010m处均存在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异型材料,显示贵州地域蕴有丰富的大豆可用基因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安智,傅翠真,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2
本文在我国首次报道了食用豆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结果表明,五种食用豆标准物质组分,在使用期内是均匀而稳定的,完全符合科研和测试工作的要求,为保质保量完成“七.五”重点科...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李安智,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1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子专题。从1987—1990年间,对我国11种食用豆8070份品种资源的主要营养品质及1300份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苏震,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应用改进的IEF电泳方法,对中国26个省,市的895份大豆资源进行脂肪氧化酶类型鉴定,对IEF电泳图谱进行激光扫描分析,比较品种间各条同工酶带活性差异;研究经酶的与籽粒颜色,百粒重,播种期类型及生......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曹永生,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王佩芝,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4
四棱豆的营养价值及利用前景傅翠真,王佩芝(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l)四棱豆是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别名翼豆、翅豆、杨桃豆、四角豆等,是菜豆族四棱豆属的栽培种,已有12个世纪......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 吕耀昌,,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2
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其它食用豆中也有存在。供试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最高(20.30~26.30TIU/g),菜豆次之(2.93~6.41TIU/g),蚕豆、豌豆为2.01~2.87及1.......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胡谟彪,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7
对我国西部地区2803份食用豆资源品质进行了标准化鉴定,结果表明,6种主要食用事中蛋白质含量以吞豆最高,平均值为26.56%;豇豆镒之;菜豆偏低。总淀粉含量小豆最高;绿豆次之;豇豆和菜豆。各省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徐文英,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6
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的新技术傅翠真,徐文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大豆制品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简称Lox)有关,在大豆资源Lox同工酶缺失体的筛选与鉴定工作,应用薄层等电......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徐文英,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6
大豆制品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简称Lox)引起酶促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本实验是在等电聚焦电泳鉴定基础上,对筛选出的中国大豆资源中脂肪氧化酶缺失种质进行酶活性测定。采用脂肪......
[期刊论文] 作者:傅翠真,丁安林,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3
本文介绍利用SDS电泳、簿层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及激光光密度计扫描分析大豆脂肪氧化酶的方法,其中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具有准确、快速、分辨率高的特点,并应用于53份大豆资源L...
[期刊论文] 作者:吕耀昌,傅翠真,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1
作者分析了大豆、食用豆、玉米和小麦籽粒中植酸、酸溶性磷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大豆中植酸含量最高(16.48—18.87mg/g),玉米最低(8.33—9.19mg/g)。大豆及小麦的植酸—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