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4
感性与知性的划界,是古典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佛教哲学中,这种划界是通过"寻"、"伺"这两种不定心所来说明的。说一切有部认为,前五识都有"寻"、"伺"的推察作用。而唯识...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9
通过对康德启蒙观的重新解读,福柯重申,以“当下的现在”为特征的启蒙的现代性意义乃是同一性的突破与差异性的激活。现代中国的启蒙囿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所导致的历史性限制......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5
作为对传统缘起理论的发展与重构,种子熏习学说肇端于部派时期而完成于唯识大乘。基于对业力存续与烦恼潜存等问题的探讨与思考,经量部创造性地以此学说开启了缘起理论在西北...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1
原始佛教“业报说’与“无我义”相矛盾的判定几已为国内学界所普遍接受,本文基于对原典的解读,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辨正,并在缘起无我的语义下,探讨了其中心识论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3
佛教中的时间观念必得回溯到缘起的基本语境中才能得以澄清。部派时代对这一问题的争执发端于其构造性的时间观遮蔽了时间的绵延维度。依据“应成中观”对“空相应缘起”的深...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体论远非是佛学研究的一个自明可靠的诠释构架,在相关语境中对其边界的重新厘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佛教的基本精神既不是西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也不是体用论意义上的本体论,...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4
本文提出了"作为方法的汉传唯识学"的理念。认为汉传唯识学有不同于天台、华严、禅宗等的独特的中国化方式,本文称之为"内发创新模式"。所谓"内发",是指其基本框架,甚至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4
大乘佛教的“真如”观念必得返回到缘起的语境中方能予以澄清 ,而缘起作为佛法之要义乃是纯构成性境域的敞开与绽出。将“真如”执取为现成性实体的考虑可能导致对缘起无我义...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1
《制恶见论》是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所撰写的影响最大的一部论书,为玄奘赢得了声震五印的极高荣誉,可惜未能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成唯识论述记》等相关记载的梳理,认为《制...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1
由安慧《唯识三十释》梵文写本的发现(1922年,尼泊尔)与刊布(1925年,巴黎)所引发的对唯识学的整体反思,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时断时续的论争后,至今似乎已然成为一个不言而喻...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1999
本文清理了欧阳竟无在从《唯识抉择谈》到《密严经叙》的一系列论著中抉择唯识学二转依义、并以之料简《起信》真如缘起说的基本理路。欧阳冶唯识、般若、涅槃三学于一炉,在坚......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东方学是在近代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学科建制与话语方式。而自20世纪70年代萨义德《东方学》一书问世以来,东方学话语建构中隐蔽的权力关系,其殖民主义与文化霸权的底色被...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1
“性寂”与“性觉”义的分判是吕先生佛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通过对吕与熊十力1934年论学函稿的分析,本文疏理了由闻熏义的探讨为契机而引发的“性寂”与“性觉”之辨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0
将心性论认同为一种传统范型 ,从中引导出凝固的结论作为超越性的真理 ,这是思想史研究中出现的一种错位现象 ,它排斥多元主体间的开放性对话 ,必然使思想史研究走向封闭和独...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法音 年份:2004
一般认为,玄奘及其所开创的法相唯识宗只是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传入中国,由于没有体系性的中国化而难以为中土社会所接受。对此,胡适之先生的话可为代表:"玄奘带回来...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4
本文探讨了经量部的种子熏习学说。为了在过未无体的时间预设下来说明业果的关联、烦恼的潜存等问题,经量部首创了种习学说。而有部则立足于三世实有的基本立场,主要从种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4
自汤用彤先生1932年发表《竺道生与涅槃学》一文,特别是1938年又将其主要观点整合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来,汉语学界以此为框架,形成了对竺道生"阐提成佛"说的经...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汉语文献包括日本法相宗的相关文献的解读,解析了玄奘所作的两个典范性的因明量式"胜军比量"与"唯识比量"的具体作法,认为灵活使用"自许"的简别是玄奘对因明学的创...
[期刊论文] 作者:傅新毅,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0
虽然大、小传统的区分范式在思想史的研究中略嫌陈旧、粗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局限于所谓精英文化的研究往往因其脱离了与之互动的民间文化而使思想史的基本图景显得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