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7
本文论述西方。ntology哲学的性质。文章从哲学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结合这一视角出发,试图说明ontology是西方特有的一种哲学形态,其中包含的特殊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普遍主义出于西方传统哲学。夸大追求普遍知识的方法和态度、并把它扩大到普遍知识以外的一切领域,就产生了普遍主义问题。普遍知识不是一切知识之谓,也不是普遍接受的知识,...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6
哲学的开端与哲学史的开端不同,哲学史的开端是学术史的问题;追问哲学的开端是追问哲学这门学问本身的根据。开端与根据相关,是因为开端总是一种设定,它规定着一门学问的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06
本文认为,哲学的创新发展是在中西哲学的比较中实现的。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西方传统哲学走出目前处境的要求。本文还提出在开展中西哲学比...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0
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最令他敬佩的人物,除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要数巴门尼德了。甚至一向在他的故事里充当导师角色的苏格拉底,在《巴门尼德篇》这篇对话里,是一个需要接受...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0
"本质"观念是西方哲学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它与"普遍性"、"客观性"、"真理"、"规律"等观念互相渗透。然而,中国传统哲学中并不存在本质的观念。对"本质"观念的生存状态分析表...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5
自从提出中国哲学中不存在西方ontology以后,有一种新的观点,试图为不同于西方ontology的所谓中国哲学本体论作辩护,并欲以此会通中西哲学,这实际上涉及到什么是哲学的根本问...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反思”这个概念在黑格尔的著作中特别是大、小逻辑学中被大量使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开展了一些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搞清。译作中文“反思”的...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本文认为 ,“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普遍的哲学概念 ,关于“是”的理论———“是论”所表述的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运动 ,是纯粹理性自身的展现。作者不赞成将“Being”译作“存...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4
近年来 ,关于中国哲学的资质重又成为哲学界关注的话题。本组笔谈以学界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是论”(本体论 )研究的进展为基点 ,指出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 ,中国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在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法国的萨特也许是最负盛名的了.他的声望是同其文学创作、社会活动分不开的;至于哲学思想,则几乎没有超出他的老师德国人海德格尔一步.有人甚...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5
【正】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汪洋恣肆,通贯其间的是一种“知天命”的境界,追寻天道成了他的哲学中最重要的宗旨。这一宗旨也贯彻在他对现代技术的本质所作的哲学思考中。 《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哲学学界曾发生一场关于Being译名的讨论,这场讨论虽然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却使我们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深入了一步,其实,影响还不止于此,它也影响到我们对......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在人们的观念中,'普遍性'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价值观念的东西,越普遍的东西就被认为越好.本文认为,追求普遍性固然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动力,但是,在人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常...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3
中西哲学各有自己的传统,它们今后的发展虽然会相互影响,但是传统仍然是它们各自发展的底本。所谓“底本”,是历史上形成的哲学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它的特征:语言的特征、与......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8
一2017年6月29日—3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河谷大学召开了以讨论interality为主题的学术会议。Interality这个词词典上还查不到,根据构词法,词干"inter-"意为"之间"加上后缀"-a...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0
本文从意义理论和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周易。阐述了意义现象的实质,符号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意义的关系;分析了周易卦象符号的特点和它的表达功能。得出意义内容在先、符号形式在...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4
本文认为,把本体论认作是关于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说,是我国哲学界根深蒂固的见解,然而这是一种误解。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独具的一种哲学形态,它同西方的语言形式有关,是用逻辑方......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5
从海德格尔到禅俞宣孟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分别考察,试图揭示两者间的某些共同旨趣,即它们都认定,人的最原始深处的命根子原是与自然无差别的,世间一切所在都是从......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宣孟,,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意识到中西形而上学有形态上的重大差异,我们暂时悬置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仅以《周易·系辞传》关于“形而上”、“形而下”的意思,把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阐述为追求得道而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