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以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为界,前后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政治生活,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政治变...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9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民本君主”的政治文化。民本主义与君主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完全统一的。这种“民本君主”的政治文化,体现为“尊主安国”、“惠民...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理论与当代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4
如果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生活在过去35年中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完全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国治理改革的成功。就当前来看,尽管我不...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年份:1991
政治腐败是社会最严重的政治病(Political Pathology)之一。为便于诊治和比较,政治学家通常从各种角度去建立政治腐败的类型学。本文试图从政治腐败的程度、主体和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公共管理学报 年份:2019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间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178个案例的大型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力图揭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制度环境、可持续性、动力源泉、扩散机制、客观效果和...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9
基本格局:社会主义政治主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政治亚文化的复合并存。主要特征:领导阶层与群众阶层在政治文化上的基本一致性,各职业阶层之间政治文化上的明显差异性,从...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上下姊妹篇,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四中全会关...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 年份:2013
当前强调国家—社会协同治理的原因有三:官民共治是实现善治的基本途径;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重建新的治理秩序的需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切实推进官民...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山东人大工作 年份:2010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正确目标。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己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党领导...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2010
思想库,即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研究机构,它是现代决策体制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正在变...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0
政治学是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学问 ,政治制度的研究在政治学中的核心地位 ,虽然受到过挑战 ,但终究无法取代。政治制度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 ,反过来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社团管理研究 年份:2011
新华网2011年06月13日09:47:10来源:北京日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转变——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特别是...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3
历史偏爱学问和思想。中国是一个有着浓重"官本位"传统的国家,官大不仅位高权重,似乎学问也大,真理也多。这种"官本位"现象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然而,即...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年份:2009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就是主权在民,就是国家的最终权力源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制约。说得更简单一点,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中国企业家 年份:2007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家力量得到了迅速增强,这里既有硬实力的增强,这一点为举世瞩目,但也包括软实力的增强,这一点也同样不可否认。不过,正如不少研究者看到的那样,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9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近日撰文就有关民主的几个关系发表看法。他说:"从根本上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民...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1
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都必须受法律的节制,执政党也不例外。如果党组织可以在法律框架之外活动,那么,即使再强调依法治国,我们至多...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9
政治文化分析是当代政治分析乃至社会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地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就是要对政治文化本身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内容、形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