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6
陈家琨教授1931年11月出生,江苏省建湖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57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皮肤性病专业毕业后,毅然要求分配至上海市麻风防治院(后改为上海市遵义医......
[会议论文] 作者:华克新, 侯玉鸿,, 来源: 年份:2004
25例病人均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0人,女15人,年龄最大78岁,最小59岁,平均70.3岁,多菌型19例,少菌型6例。病程最长46年,最短33年,平均40.9年。25例(眼)白内障病人经超声...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 王载明, 陈家琨,,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 王载明, 陈家琨,,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8
在长期的麻风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4例麻风并发其他疾病患者,即瘤型麻风并发神经纤维瘤病;界线类麻风并发皮肤骨膜肥厚症;结核样型麻风并发进行性脊肌萎缩以及结核样型麻风并发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山,陈家琨,侯玉鸿, 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2003
早期发现和治疗麻风患者是控制麻风病传播和流行、最终达到消灭麻风病战略中最重要的措施.上海于1990年已达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但本市370万外来人口中不乏麻风病患者,早期发...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4
麻风病及其反应的表现复杂多变,甚易误诊。现将我们见到的长期被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的2例瘤型麻风ENL反应,报道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家琨,侯玉鸿,王载明,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3
解放后,我国麻风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81年卫生部就提出力争在20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即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1/10万,近5年平均年发病(或发现)率...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陈家琨,王载明,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6
组织样麻风瘤为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发生可能与氨苯砜(DDS)耐药有关。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门诊10例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细菌、病理检查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华克新,侯玉鸿,盛敏杰, 来源: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2004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据1995年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告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由于视力的......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王海山, 来源: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2004
上海原为麻风中等流行区,经50年的积极防治,取得了显著成就。1990年在全国率先达基本消灭的标准,这在麻风流行国家的大城市中实为罕见。据近10年我院门诊统计,确诊为麻风79例,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山,陈家琨,王载明,侯玉鸿,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 年份:2006
上海市原为麻风中等流行医,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全社会关注与支持下,经几代人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加之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990年上海麻风在全国率先达到......
[期刊论文] 作者:纪宝宏,王士玉,倪国兴,侯玉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5
比例杀菌试验通过计算最可能活菌数(MPN)和半数感染菌量(ID50)可以确定和比较药物对麻风菌的杀菌效果.本文报告用比例杀菌试验发现两种新型利福霉素SV的半合成衍生物――异丁基呱嗪利福霉素(R-76-1)和甲肘利福霉素(AF-MO)的杀菌效果明显超过利福平和氨苯砜.......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龚超,沙汝娟, 来源: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年份:2009
目的麻风足溃疡是麻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探讨麻风足溃疡癌变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及其早期临床表现、病理图像、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来发现的5例...
[期刊论文] 作者:景志春,张仁宝,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3
目前,由于麻风为少见传染性疾病,而且随着发病率的逐年下降,在整个社会不被多数人所认识,其发现方式也随之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华克新,裴彬,盛敏杰,侯玉鸿,陈家琨,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10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Hasting指出:“任何疾病都不像麻风那样经常引起眼部病变。”据有关资料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患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道表明,麻风患者......
[会议论文] 作者:杨德刚,侯玉鸿,石超,陈家琨,景志春, 来源:2014年全国麻风皮肤病学术年会 年份:2014
麻风分枝杆菌寄生在巨噬细胞内 自噬与病原体免疫 研究背景 Immunity-Related GTPase family M protein (IRGM)正向促进免疫过程,促进自噬溶酶体形成 IRGM 促进结核分枝杆菌...
[期刊论文] 作者:景志春,周道海,陈家琨,王载明,张仁宝,侯玉鸿,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2
目的:探讨MDT复治对降低DDS单疗已愈MB病人复发的作用.方法:运用改良的MDT对DDS单疗治愈的657例MB病人复治1年,并进行临床和细菌学监测17年,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94.74%...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鸿,王载明,梁中原,景志春,张仁宝,陈家琨,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3
上海市原为麻风病中等流行区,经数十年积极防治,1990年麻风达基本消灭指标,并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分析本市"达标"后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情况,能初步显示本病在基本消灭后发病、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卫,陈家琨,陆佩丽,李伏田,张嘉麟,乐嘉豫,王载明,侯玉鸿, 来源:职业与健康 年份:2004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引起、曾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接触性传染病.上海市麻风病原为中等流行区,解放后各级政府很重视麻防工作,在其领导和有关部门协调、支持下,经三代人的努力,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