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0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余龙舟,, 来源: 年份:2008
近年来,浮选柱作为一种高效的选矿设备,在有色及黑色金属矿物、煤炭、非金属及化工矿物分选领域的应用不断推广。然而,浮选柱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技术却发展缓慢。目前对于泡沫...
[学位论文] 作者:余龙舟,, 来源:国防科技大学 年份:2019
高功率微波源的输出功率难以突破固有的物理限制,通过空间功率相干合成的办法可以实现更高的等效辐射功率。空间功率相干合成对高功率微波天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高...
[学位论文] 作者:余龙舟, 来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14
随着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技术向实用化发展,研制结构紧凑、轻便、环境适应性强的发射天线成为应用HPM技术的迫切需求。针对L波段高功率微波辐射既要满足高...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杨杰伟, 来源:云南冶金 年份:2019
国外某铜矿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紧密共生,金、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状态及超显微包裹赋存于黄铜矿中,为综合回收其中的伴生金和银,同时尽可能提高铜的回收水平,依次进行了探索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李世厚,, 来源: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年份:2007
NNKingview6.5组态软件作为平台,并采用矿浆液位和尾矿排矿量串级控制,实现了浮选柱矿浆液位的自动检测及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矿浆液位测量精确,并且系统控制精度在2.5%以内,完全满足......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纳新,李世厚,, 来源:现代矿业 年份:2011
介绍了云南某黄金选厂磨矿分级工艺,根据选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S7-300 PLC和Wincc的磨矿分级环节的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组成以及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苏海梅,杨杰伟, 来源:云南冶金 年份:2020
腾冲某铜矿为高结合率混合铜矿,其中结合氧化铜相的铜含量为0.20%,分布率高达25.97%,同时含有大量的碳酸盐脉石矿物,无法采用常规的氨浸和酸浸来处理该氧化铜矿。经过磨矿细...
[期刊论文] 作者:郭锐,刘丹,杜钰,余龙舟, 来源:硅酸盐通报 年份:2020
神经网络作为一个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崭新领域,具有适应性强、容错能力强、鲁棒性强等优势。但是在矿物加工中存在传统人工离线分析化验指标滞后2~3 h,磨矿粒度缺乏在线监...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袁成卫,贺军涛, 来源: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年份:2018
现有的小耦合量漏波天线设计方法不能直接应用到低频大耦合量漏波天线的设计。对于大耦合量漏波天线的设计,利用CST建立仿真模型,提取大耦合量漏波结构的电参数,并对相关物理...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 袁成卫, 贺军涛, 张强,,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年份:2018
提出一种具有高功率容量的直线阵列天线, 该天线阵基于矩形波导缝隙馈电, 馈电耦合结构采用新型的弧形耦合缝隙, 利用小螺旋天线作为辐射单元, 通过旋转螺旋线内导体来调整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强,袁成卫,陈俊,余龙舟,赵雪龙,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年份:2018
对比分析了几种可输出圆波导TE01模激励器的仿真设计结果。结果表明,利用行波功分结构实现矩形波导TE10模到4路矩形波导TE10模的等幅同相功分,进而合成转换成圆波导TE01模的...
[期刊论文] 作者:芮桂芳,丁正忠,余龙舟,吴永康,, 来源:云南冶金 年份:2011
密度计使用中故障机率最高的是电源部分。本文将从理论上对密度计电源电路原理作简要分析,针对密度计电源故障的判断和维修,通过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袁成卫,杨一明,彭升人,, 来源:微波学报 年份:2014
根据微扰法和横向谐振法,对漏波波导的辐射特性进行了理论数值计算,并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偏离微扰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衰减系数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修...
[期刊论文] 作者:郭锐, 刘丹, 郭志强, 张本曰, 文书明, 余龙舟,, 来源:硅酸盐通报 年份:2019
针对硅孔雀石天然可浮性差,表面多孔和高孔隙度,性质变化不均匀,并且亲水性强,难溶解的特性,通过XRD、SEM检测硅孔雀石原矿性质和表面形态,核心地提出了硅孔雀石改性高分子聚...
[期刊论文] 作者:杜钰,刘丹,孙若凡,张本曰,郭锐,余龙舟, 来源: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年份:2021
磨矿分级在选矿工艺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选矿厂最终的经济和技术指标,能否在磨矿分级过程中对各个数据进行精准控制,对于实际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但磨...
[期刊论文] 作者:余龙舟,陈宪,黄江涛,钟世东,阙肖峰,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2022
进气道格栅能够避免电磁波进入腔体形成强散射,同时可改善飞行器表面进气道唇口造成的不连续性,有效降低飞行器的电磁散射特性.基于快速多极子算法,以斜切矩形口直腔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波导模式传输理论阐述了格栅的电磁屏蔽原理,分析了格栅尺寸与雷达散射截面(R......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宪,陈诚,黄江涛,陈其盛,余龙舟,钟世东,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2022
以某飞翼布局飞行器为初始外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起降状态下腹部襟翼的安装位置及偏度进行了选型研究,并得到了腹部襟翼打开对升降舵舵效以及地面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腹部襟翼位于重心后40%平均气动弦长时,在保持大迎角良好增升效果的同时对俯仰力矩......
[期刊论文] 作者:陈立立,钟世东,黄江涛,陈宪,余龙舟,王崯瞩, 来源: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2022
减小配平损失对提高飞翼布局升阻比和提升飞行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离散伴随优化方法研究静稳定裕度对跨声速飞翼布局减阻优化的影响,分别开展10%、0%、-10%三种静稳定性设计工况的优化研究。采用自由变形(FFD)方法对非结构表面网格进行参数化,以FFD控制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