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5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的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如果以小麦总产每增加50亿公斤为上一个新台阶,那么,从1949年到现在,我省的小麦生产已上...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5
2、依靠新技术。就是要对传统小麦栽培技术进行革新。近年来,我省研究出不少新的小麦增产配套技术,如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旱地小麦栽培技术,晚茬麦栽培技术等。这...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2001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食物安全的根本性问题。山东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年来种植面积多在400万公顷以上,平均每...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0
二十年前的今天,在泰安全省小麦生产会议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领导宣布“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1998年改为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正式成立.她是在原山东省委副书...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新疆农业科技 年份:1990
近年来,高产麦田增产幅度不大,多徘徊在七、八百斤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产麦田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栽培方法所致。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则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山东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0
本文经过连续数年的多点试验,提出亩产1200斤左右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必须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水肥条件打好基础;2.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矛盾:降低基本苗,培育壮苗,...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62
金善宝先生主編、由我国著名小麦专家、学者分工編写的《中国小麦栽培学》出版了。我以兴奋的心情,比較詳細地阅读了这本新的著作。 回忆在二十多年前,我也曾較精細地学习了...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75
在生产上,小麦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植株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矛盾,包括与水、肥、土、光、温、空气、病虫灾害等的矛盾;群体生长发育与个体生长发育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山东农学院学报 年份:1965
一山东省有些地区,羣众有“锄麦锄到谷雨节”的经验,也就是说,麦田最后一次中耕是在孕穗、挑旗期,在谷雨前后。此后,一般就不再锄地了。但是在有的情况下,例如为了有利于麦...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土肥与科学种田 年份:1973
在生产上,小麦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植株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矛盾,包括与水、肥、土、光、温、空气、病虫灾害等的矛盾;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包括...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山东农学院学报 年份:1955
(1)在济南条件下,由于年份及品种的不同,一般的说,冬小麦的播种时期应在秋分以后到霜降以前的时间内,过早过迟均非所宜。如果由于早、涝等灾害以及其他原因而不能适期播种时,...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2000
每当提及《农业知识》,就像提起一位老朋友,感到格外亲切。在她五十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总想为她写点什么。自50年代开始,我就结识了这位“朋友”。算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王法宏,余松烈,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1
在池栽条件下 ,用 32 P2 O5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根系活性及其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伴随着植株的衰老 ,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群体根系活性 (单位土体...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 亓新华,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62
<正> 研究小麦分蘗数目变化动态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揭发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这些规律,对小麦在生育过程中的分蘗数目变化动态进行预测,俾能设法促进和控制小麦分蘗的数目,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本文拟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庚星,余松烈,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对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应用的信息源类型、冬小麦产量估测模型的建立、冬小麦面积信息的提取等 ,并就冬小麦估产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董庆裕,,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2008
选择地力肥、土质优、地力均匀、水浇条件好,农产犯源充足,成方连片66.7公顷(1000亩)以上,核心攻关田在6.7公顷(100亩)以上(实打验收667平方米产量要求750~800千克)的地块。利用山东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松烈,苗保河,,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6
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新中国作物栽培科学三大主要社会贡献和三个主要自身建设成就,论述了新时期作物栽培科学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作物栽培科学按照“高效...
[期刊论文] 作者:岳寿松,余松烈,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小麦开花后衰老期间旗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分缓慢下降和快速下降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缓解期间(开花至花后25d)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平稳变化(开花至花后10d),之后持续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