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报纸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6
今天作为学科和用于指称语言表达艺术的"文学",是近代西方文化输入后形成的概念,与传统"文学"概念虽有联系,但存在明显区别。在近代中西知识对接过程中,学者们对二者内涵的区别多......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3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学术观念输入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孔门四科之一演变成近代学科的一支,用于指称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新文化运动前后,由讨论文学的定义、文学的范围等...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19世纪末,随着西学东渐的进一步拓展,中国传统学术分科观念逐渐分化,西方学科观念开始成为知识界对学术进行分类的基本准则。近代以降中国知识分类体系中“文学”概念的变迁经历......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2
明诗“盛于国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共识”。这一认识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明清两代以来诗论家和文学史研究共同建构的结果。将高启、刘基等人置于元末明初诗歌演进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8
奥屯周卿是元前期女真族散曲作家,孙楷第、桂栖鹏等对其生平曾予以考证。通过援引《卫生宝鉴》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其出任江东建康道按察副使以及去世的时间等情况做考订,...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1
有人说唐代是一个“诗的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诗人,连吃斋念佛的僧人也是如此。与前代僧人不同的是,唐代的僧人在诗中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一改过去僧人对佛祖......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3
"戊戌选试"是元太宗时期针对北方士人举行的一次以定立儒籍、选拔人才为主的考试。类似的考试在此后仍陆续举行,对改善北方士人群体的生存状况及恢复北方文化发展均有重要意...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年份:2011
【正】元代前后百余年,共举行过十六科进士考试。然而由于进士录和登科录的缺乏(存世的仅有两科,且颇多错漏),各科进士生平经历都有待进一步的考证。近年来,经由陈高华、萧启...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7
鄱阳合友兄寄来所撰《白石簃词稿》,凡四卷,收词三百三十首,近二十万言。余与合友相识多年,素知其雅好填词,凡是触事感兴,都会行诸歌咏。却未料在短短数年之间,竟然积累数百...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写作 年份:2018
在众多已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主编的《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别具一格,无论在'现代'的起点、'文学'的范围、'中国'的边界...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7
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著作。在编写过程中,一方面遵循工具书准确、可靠的特点,保证编年的内容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将编年史...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以文献整理演绎中国文学历史流程,是重要的文献整理成果,该书将海量资料统汇排比,依时间顺序万象纷呈,再现文学原生环境,为拓展文学史研究视阈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斯文 年份:2017
作为一项普遍影响于明代文人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对明代文学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估量。今人建构明代散文史,主要是以文体/作家作为叙述的基本结构,科举因素未被作为观照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明诗在近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受到很大关注,产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作为古典文学后兴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如何作进一步推进?本文以论析李梦阳、何景明间的文学论争入手,...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戏曲""戏剧"均为中国古典词,"戏曲"既指戏剧文本,又指包含曲词等在内的表演艺术形式;"戏剧"则主要指俳优之人的言语、行径。二词都曾被用于对译近代西方drama概念,后逐渐定...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13
元代科举考试以经义作为命题的主要科目,改变了宋金时期以辞赋作为考试主导科目的局面。针对这一改变,元代士人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探索对理学发展的意义。本文通过文...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戏曲""戏剧"均为中国古典词,"戏曲"既指戏剧文本,又指包含曲词等在内的表演艺术形式;"戏剧"则主要指俳优之人的言语、行径。二词都曾被用于对译近代西方drama概念,后逐渐定...
[会议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华中学术 年份:2015
清民之际,随着西学输入中国,中西学术体系的兼容成为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迫切问题,不同学者由此做出不同选择。在西方“纯文学”史观逐渐开始流行的20世纪初期,章太炎、刘师培...
[期刊论文] 作者:余来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近代用于指语言艺术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首先是在西方生成、定型并得以广泛使用的。1840年代以后,在中国士人和西方传教士绍介西方的文献中出现的“文学”用例,虽然已具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