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0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余居华,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6
底泥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生植物立地和生长的重要基质。湖滨带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相对强烈,以基底侵蚀、底泥污染和植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退化问题相对突出。本......
[会议论文] 作者:余居华,范成新,钟继承, 来源: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不仅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也使湖泊生态系统日趋退化,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水体修复技术中,水生植物修复因成本低、效益好而...
[期刊论文] 作者:艾丽皎, 余居华, 张银龙,,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根据三峡库区冬蓄夏汛的水文生态过程,研究了消落带典型的冬季蓄水淹没和夏季汛期水淹对不同高程消落带土著植物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 Seemen)的盖度、基径和株高等生物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超, 钟继承, 范成新, 孔明, 余居华,,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疏浚方式对内源氮磷释放的影响以及不同湖区疏浚后氮磷释放的差异性.理想式疏浚和绞吸式疏浚沉积物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未疏浚的20%和72%,并且A(内...
[期刊论文] 作者:况平,艾丽皎,王萍,余居华,王胜,,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年份:2014
城市园林和植物的关系对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中三个主要的生态学原理,同时简要回顾了植物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并阐述该原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敏, 钟继承, 余居华, 郑小兰, 范成新,,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疏浚淤泥内通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堆场直接堆放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本文针对太湖及巢湖相应疏浚堆场内淤泥进行研究,探讨淤泥中重金属、多环芳烃......
[期刊论文] 作者: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21
为了消减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在污泥利用方面采用了多种制肥技术,采用单独使用、堆肥、有机无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处理方式制成产品,而且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验越来越多.文章探讨了污泥施用对作物生长的效果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污泥对作物生长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刘德鸿, 余居华, 钟继承, 钟文辉, 范成新,,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6
对西太湖流域典型河道水体及沉积物氮磷含量进行分析,利用原柱样培养实验测定了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及需氧量(SOD),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河道水体和沉......
[期刊论文] 作者:余居华, 钟继承, 张银龙, 范成新, 申秋实, 张雷,,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2
选取太湖梅梁湾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太湖夏季常规风情下底泥疏浚对沉积物再悬浮及上覆水营养盐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
[期刊论文] 作者:孙洪波, 余居华, 陈求稳, 林育青, 马宏海, 施文卿,,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4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及原位柱芯静态培养实验,分析了瘦西湖上覆水和沉积物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格局,估算了内源氮、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①瘦西湖上覆水中总氮(TN)、总磷(TP)、......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宝玲,郑祥洲,余居华,丁洪,骆社周,张玉树,,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21
为明确退化土壤在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规律,以福建长汀县退化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个典型的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样地,分别为裸地,恢复7、17、23、35a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人工林,采用Bremner酸水解法研究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邹晨怡,丁洪,王亚萨,张玉树,余居华,郑祥洲,,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21
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秸秆还田对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的影响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等量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尿素态氮的水解、硝化及反硝化等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CK,不加尿素氮不加秸秆;S0,尿素氮200 ......
[期刊论文] 作者:丁洪,郭宝玲,郑祥洲,张玉树,余居华,连少勇, 来源:农学学报 年份:2021
通过验证处理后的生活污泥在农作物上对产量和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以期为污泥实际应用积累基础.在盆栽条件下,通过7种不同的铁盐处理进行试验,从大叶茼蒿的生长情况、5种重金属积累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铁盐处理中大叶茼蒿在污泥上的干物质有显著差异.处......
[期刊论文] 作者:邵世光, 薛联青, 刘成, 余居华, 申秋实, 周麒麟, 范,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6
藻类打捞是多年来控制太湖沿岸藻源性湖泛的主要措施,为科学地指导藻类的打捞、防止湖泛的发生,采用能够模拟太湖风浪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大型装置,模拟湖泛易发的藻类聚集量下...
[期刊论文] 作者:邵世光,薛联青,刘成,申秋实,周麒麟,余居华,范成新,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5
藻源性湖泛在春季和夏季均有发生,但湖泛发生的完整过程在野外很难被追踪到。本文利用专利装置进行了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的室内发生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视觉和嗅...
[期刊论文] 作者:余居华,王乐豪,康得军,郑恭毅,郭宝玲,钟继承,郑祥洲,张玉树,蔡远松,丁洪,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21
水生植被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重建水生植物被认为是污染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氮素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限制性元素之一,根着挺水植物生长发育无疑将深刻地影响着沉积物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沉积物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