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芳,杨荣仲,李松,余凤良,唐红琴,,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研究影响兰-艾农法(Lane-Eynong method)测定甘蔗汁还原糖准确度的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加铅量在1.0 mL时,测出的还原糖的值最低;随着脱铅剂加入量增大,试验结果变小;不同稀...
[期刊论文] 作者:谭芳,杨荣仲,李松,余凤良,唐红琴,,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分析和研究兰-艾农法测定甘蔗汁还原糖时加铅液量(澄清剂)和脱铅剂量对后续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立不同的处理,加铅量为1.0、1.5、2.0、2.5、3.0 ml,脱铅剂量为1.0、...
[期刊论文] 作者:陆恬,余凤良,李炳杨,李廷化,雷崇华, 来源:甘蔗糖业 年份:2021
对桂糖31号、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6号、桂糖47号等5个品种在桂南蔗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最高的是桂糖46号,其次为桂糖44号;产糖量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廷化, 王伦旺, 李翔, 黄海荣, 余凤良, 经艳, 谭芳,,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余凤良 雷崇华 王伦旺 李廷化 邓宇驰 李杨瑞,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摘 要 为了解国家第四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于2013~2014年在金光农场对来自广西、云南、福建和广东等省区的9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 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10.5 t/hm2,比......
[期刊论文] 作者:伍荣冬,李廷化,韦金凡,雷崇华,谭彩丽,余凤良,, 来源:广西农学报 年份:2015
为了明确SP1308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3%呋喃丹和空白为对照,进行不同剂量SP1308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0d,SP1308颗粒剂45kg/hm^2、60kg/h...
[期刊论文] 作者:谭芳,王伦旺,经艳,黄海荣,吴凯朝,李廷化,余凤良,谭宏伟,,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6
【目的】探索桂糖31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N 379.5 kg/ha、P2O5472.5 kg/ha、K2O...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廷化,王伦旺,李翔,黄海荣,余凤良,经艳,谭芳,唐仕云,,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3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32号、34号的种性和丰产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1号、...
[期刊论文] 作者:王伦旺,李廷化,黄海荣,李翔,余凤良,经艳,谭芳,唐仕云,,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t/hm2,比对照种ROC2......
[期刊论文] 作者:伍荣冬, 谭彩丽, 李廷化, 雷崇华, 韦金凡, 余凤良, 汪茜, 来源:甘蔗糖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伍荣冬,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余凤良,汪茜,谭裕模, 来源:甘蔗糖业 年份:2015
为了探讨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促进甘蔗生长的效果,本研究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进行大田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初步分析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菌剂能促进甘......
[期刊论文] 作者:伍荣冬,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余凤良,汪茜,谭裕模,陈廷速,, 来源:甘蔗糖业 年份:2015
为了探讨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促进甘蔗生长的效果,本研究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进行大田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初步分析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菌剂能促...
[期刊论文] 作者:谭芳,黎焕光,王伦旺,杨荣仲,李松,蓝桃菊,黄海荣,唐仕云,李翔,黄家雍,贤武,经艳,郑书斌,余凤良,,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2
为直观地对甘蔗杂交组合进行筛选及评价,选择对甘蔗杂交组合优劣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锤度、株高、茎径、有效茎),以2009年广西甘蔗研究所实生苗的24个亲本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
相关搜索: